健康養身★想要孩子頭好壯壯 爸媽超前佈署很重要

想要孩子頭好壯壯 爸媽超前佈署很重要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自古以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爸媽最大的心願,希望孩子能有好的頭腦,在學習上能拔得頭籌。想要孩子有聰明的頭腦,爸媽不可不知如何幫助孩子養成金頭腦。在了解如何幫孩子養成金頭腦前,要先來了解人類的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才能掌握最佳時機、超前佈署。

把握三歲前寶寶腦部成長關鍵期 別錯過黃金時期

所謂「三歲定終身」這句話用在大腦發育真是最貼切不過了,因為懷孕胚胎形成第22天,胎兒的神經就開始發育,整個孕期腦神經都持續發育至懷孕後期達到最高峰。到寶寶出生時,大腦的重量已達成熟時的25%。而寶寶出生後,腦部的發育更是快速且重要,在寶寶3歲前,就已完成80%大腦重量的發育。除了大腦重量的增加,腦神經還有一些重要的發育過程,例如神經髓鞘的發育、腦細胞的增生及神經發育,這些發育過程也是在嬰幼兒時期達到最高峰。除了腦神經器官的發育,腦神經功能上的發育,例如精細動作的發育、感官的發育、語言發展、認知功能的發展等等許多重要的發展也都是在幼童前達到高峰。因此,爸媽千萬要把握三歲前寶寶腦部成長的關鍵期,不可錯過了這個黃金時期。

營養很重要 出生就可給寶寶外在刺激

影響大腦神經的發育有許多因素,包括遺傳、刺激、營養。其中遺傳是天註定,很難去影響,因此,給孩子足夠的、且適時的刺激及營養就非常重要了。許多爸媽都會想到在寶寶大一點時該給予刺激,例如給寶寶益智玩具、圖書等等,但事實上,當寶寶出生起,就可以給予適當的外在刺激。

另一個常被爸媽忽略的影響大腦神經發育的關鍵因素就是「營養」,許多爸媽也或許不清楚如何幫孩子補充營養可以幫助孩子的腦部發育。從媽媽懷孕起,就必須注意媽媽的營養補充來幫助胎兒的腦部發育,除了大家熟知的葉酸與神經發育有關之外,還要注意補充蛋白質、DHA、鐵、鋅、碘、維生素B12等營養素幫助胎兒的腦神經發育,這些營養素在懷孕時也都需要比平時攝取多,提醒懷孕的媽媽,在懷孕期間就要超前佈署,為寶寶的腦部發育奠定基礎。

母奶是寶寶最好的食物來源 富含「神經鞘磷脂」

寶寶出生後,母奶是寶寶最好的食物來源,母奶中含有寶寶腦神經發育所需要的營養。因此,媽媽在哺餵母乳時,要注意自身的營養攝取,以確保給予寶寶足夠的營養。當寶寶開始吃副食品時,就要在食物選擇上注意補充寶寶腦神經發育的營養素。與腦神經發育有關的營養素包括蛋白質、DHA、膽素、葉黃素、神經鞘磷脂、鐵、鋅、碘、維生素B12等多種營養素。

爸媽們比較不熟悉的是「神經鞘磷脂」,神經鞘磷脂是神經細胞重要的成分,與神經訊息的傳導有關,想要孩子學得快、反應快,就要注意神經鞘磷脂的攝取。母乳中含豐富的神經鞘磷脂,因此,寶寶可以從母乳中攝取到足夠的神經鞘磷脂。寶寶斷奶後,奶類、蛋及牛肉都是神經鞘磷脂豐富來源,在孩子的飲食上要注意補充。

所以,想要孩子有聰明的頭腦及快速的學習力,首先要注意把握腦部發育的關鍵時期,在這段時期,除了環境的刺激外,更要注意與腦神經發育的關鍵營養,這樣才可以幫助孩子奠定未來的學習基礎。

(文章授權提供/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科部朱世明醫師)

【延伸閱讀】

輕熟女「女聲」變「男聲」 竟是肢端肥大症惹禍!

類風濕性關節炎 無妥善治療恐造成殘疾!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90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腎臟移植是目前對末期腎臟疾病最好的治療方式,不但可以避免長期洗腎帶來的不適及不便,長期存活率也高於洗腎患者。然而,腎臟移植並非一勞永逸,由於移植腎對受腎者(腎友)而言是外來物,患者須終生服用抗排斥藥物,避免身體產生排斥反應,為確保藥物作用與提升生活品質,醫療團隊會依照受...

閱讀詳情 »

撰文/林玫妮 義大利有句諺語:「番茄紅了,醫生的臉就綠了!」象徵番茄營養價值高,擁有各種不同的抗氧化劑。萬芳醫院營養室營養師徐慧英說明,所謂抗氧化劑,能幫助身體細胞,不受自由基的傷害,進而降低罹患癌症與各類慢性病的機率;而番茄中豐富的槲皮素能預防動脈硬化、纖維質則可促進腸道蠕動,種種成分都證明它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約60歲的廖先生,因胃食道逆流就醫。廖先生不抽菸、生活作息正常,但妻子去年因肺癌逝世,因此也擔心自己有罹肺癌風險。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左上肺有2顆分別為0.7公分及0.4公分的結節。肺癌為癌症死因冠軍 年奪9千命進行低劑量經診療及手術切除,廖先生切片檢查確診為肺癌第一期,術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刷牙是大家每天都要做的事情,你做對了嗎?衛福部苗栗醫院牙科郭佳維醫師指出,前來就醫的病患,多半抱怨牙齒有敏感酸軟,經問診和檢查後發現,這些病患,普遍有用冷水刷牙、潄口習慣及刷牙方式不正確的問題。接近體溫的溫水  搭配刷牙漱口刷完牙直接打開水龍頭水潄口,是許多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