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感冒後耳鳴、眩暈,原來是急性中耳炎作怪

感冒後耳鳴暈眩,原來是急性中耳炎作怪

暈眩通常病因:

神經科門診有許多主訴頭暈的病患,我們發現有很多人服用了不必要的「抗眩暈」藥物,或是引用了錯誤的訊息,造成了不必要的恐慌。

  頭暈的輕重因人而異,有些人只是「昏昏的」,「浮浮的」,或是「頭重腳輕」,比較厲害的暈眩指的是感覺周遭環境或身體在旋轉,更嚴重的話走路都走不穩,甚 至伴隨噁心嘔吐的現象。一般而言,沒有旋轉的頭暈,比較少是因為前庭神經病變引起的。這種頭暈,最常見的原因包括焦慮、神經衰弱症、貧血、慢性阻塞性肺病,及其它的慢性疾病等。

  有些人突然站起來會頭昏眼花、耳鳴甚至昏過去。這種頭暈是因為下肢的血管收縮不足,以致靜脈血回流減少,導致心臟打出血流也跟著變少。造成這種頭暈的原因多半是自律神經的失調引起的。有許多種中樞及周邊神經系統的病變都會造成這種現象;某些降血壓的藥物也會 造成起立性的低血壓。

  真正的暈眩常是陣發性的,病患覺得一時之間天旋地轉,並時常伴隨出冷汗、耳鳴或嘔吐等現象。這時候走路也有困難,患者會趕快坐下來或躺下來。這時候眼睛常會出現規則跳動的現象,我們稱為「眼震」。這種眼震的觀察及紀 錄,則是醫師診斷一個很重要的依據。出現這種暈眩時,通常表示掌管我們身體平衡的組織或器官出了問題。最常見的就是內耳中的半規管、前庭神經、腦幹中的前庭神經核及小腦的病變。

  在常見的眩暈症中,有一種叫做「良性姿勢性眩暈」,這種眩暈是陣發性的,通 常在某一種姿勢變動時會出現,例如突然躺下或突然從床上坐起來時。這種暈眩持續的時間很短,預後也比較好。致病的原因可能是內耳迷路中耳石碎片掉落引起的。另外有一種「梅尼爾氏症」,時間可能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通常伴隨有耳鳴及聽力減退的現象。至於「前庭神經炎」,通常是單次而時間較長的發作,可能持續數天或數星期,也有少數人會有反覆發生的情況,致病機轉可能是病毒感染所引起的。

    還有另一種暈眩病症梅尼爾氏症,它是一種常見的內耳疾病,會立即造成暈眩的狀況,有點類似快速轉幾圈後,突然停下來,感覺房間還在轉、然後失去平衡的經驗。除了天旋地轉,還會伴隨耳鳴、時而聽不到,有時候還會覺得耳內充滿壓力、有悶塞感。大多數的梅尼爾氏症病人只一耳有問題。另外,儘管各年齡層都可能發生梅尼爾氏症,包括小孩,但 40、50 歲的中年人易有此問題。

1.陣發性旋轉暈眩大於 20 分鐘以上:甚至幾小時到一整天。眩暈發生時,沒有任何警訊,而且嚴重的眩暈還會讓人噁心、嘔吐。

2.耳鳴或耳悶塞感:耳鳴就是感覺耳朵內有鈴聲、轟轟聲、鳴笛聲或嘶嘶聲等,梅尼爾氏症的耳鳴通常是較低頻率的聲音。

3.時好時壞的感覺神經性聽力損失:亦即,因為耳蝸缺少感覺細胞,或該細胞受損,造成聽力受損。到後來,大多數病人會遭遇不同程度永久的聽力喪失。

  另外就是因為循環不良而引起腦幹或是前庭神經組織的缺血,也會引起暈眩。出現這種情況則可能是中風的前兆,不可不慎。除了上述幾種常見的原因之外,會引起暈眩的原因還有很多,這些都需要醫師根據病史,神經學檢查、電學及影像檢查來作出正確的診斷,所以一旦有頭暈的症狀 ,都應該及早就醫。

如何找出病因

通常從問診、病人的病史,可以知道暈眩可能的原因,再針對可能的病因做進一步檢查,比如懷疑是內耳的問題,會做眼振圖;如果懷疑是中風,會做頸動脈超音波,看血管有無阻塞;用腦幹誘發電位檢查腦幹的功能;或用磁振造影檢查腦部是否梗塞、出血、萎縮、退化或長了腫瘤。不同原因造成的暈眩,治療方法也不同。

感冒後耳鳴暈眩,原來是急性中耳炎作怪

感冒後耳鳴 眩暈,原來是急性中耳炎作怪感冒後耳鳴 眩暈,原來是急性中耳炎作怪

一名30歲女性在某次感冒過後,不僅會感到耳鳴,只要一進入冷氣房,或是突然吹到冷風,就會天旋地轉、噁心想吐,嚴重時還會走路偏一邊,只有趕緊回到溫暖處,才會好一些。原本以為是梅尼爾氏症發作,但在持續服用止暈藥後,耳朵還是會耳鳴暈眩還是照常發作。就醫時,我發現她眼球一直向左震動(眼震),左側耳膜呈現紅腫,在連續投予副腎皮質素及高單位抗生素3日後,耳鳴暈眩等症狀就完全消失了,完全沒有用到任何止暈藥。

服止暈藥 症狀沒有改善

該患者其實是罹患了急性中耳炎眩暈症候群,起因於感冒時,鼻咽部位發炎腫脹,耳咽管開口阻塞,中耳腔黏液無法排出,細菌孳生,續發急性中耳炎。

如果中耳發炎不嚴重時,耳朵不見得會痛,人也不見得會發燒,但或多或少會有傳導性聽力障礙,聽不清楚。一旦突然吹到冷風,或環境溫差驟變,發炎的中耳腔內有黏液阻隔,內耳對於冰冷的感受比健側耳微弱,雙耳對於溫度的感應出現差異,會直接影響到兩側內耳半規管內淋巴液的流動速度,故此病比較常見於急性單側中耳炎患者,鮮少發生在兩側急性中耳炎患者。標準治療使用抗生素及副腎皮質素,消除中耳腔黏膜的腫脹發炎,也清除細菌感染,治療期間會建議患者多喝水,降低黏液的黏滯度,加速它順著耳咽管排出或是被黏膜所吸收。

治療發炎 清除細菌感染

再不行,就只能施行耳膜切開術,或放置中耳通氣管,直接把黏液引流出來,並改善中耳通氣。倘若一感冒就會暈眩發作,先別盲服止暈藥物,宜先正確就醫。感冒後耳鳴 眩暈,原來是急性中耳炎作怪

相關推薦

別以為感冒、咳嗽、流鼻水、喉嚨痛……只是小毛病,病因沒有根治,就會反覆發作,降低抵抗力;體質不改變,鼻過敏、氣喘、肺炎更會久病難痊癒,輕忽呼吸道病症,小心肺癌找上你!跟著權威中醫師保養呼吸道,不感冒、不咳嗽、遠離肺癌危機! 天氣變化或氣溫轉涼,你是否就開始不停打噴嚏、流...

閱讀詳情 »

【圖文提供/魅麗雜誌】 保健常識天然好生活 香草的居家妙用   你知道嗎?美麗的香草在泡茶以外,還有很多聰明的應用方式。你可以在家種可愛的盆栽,也可以在南北雜貨店或網路上輕鬆買到乾燥香草。讓我們簡單DIY,享受一個健康無毒的香草生活。    近年來食品安全及環保議題發燒...

閱讀詳情 »

Health名人養生 【圖文提供/魅麗雜誌】   嚴浩養生是為了開心過日子   下午四點,見到知名導演嚴浩,髮色黑亮,面色紅潤,精氣神彷若四十歲壯年人。訪問開始之前,他說,請稍等一下,讓我吃個點心。拿出台灣土鳳梨酥,慢條斯里扯開包裝,細細品味,面露滿足笑容。 「導演,養生可以吃鳳...

閱讀詳情 »

從產後惡露觀察復原狀況 文/林奕如 採訪諮詢/新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陳恒如 攝影/陳炳煌 化妝髮型/Amber 演出/媽咪陳宛伶 順利「卸貨」後,護理師除了教導媽咪如何餵乳之外,通常也不忘叮嚀產婦必須多花一點時間調養身體,觀察有無出血等後遺症,才算是平安完成生產過程。不過,有些新手媽咪在產後會發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