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慢性B型肝炎停藥易復發 嚴密個人化追蹤降肝癌風險

慢性B型肝炎停藥易復發 嚴密個人化追蹤降肝癌風險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台灣目前約有200多萬名慢性B型肝炎帶原者,若沒有妥善的監測或用藥物控制,可能會進展為肝硬化及肝癌;台大醫院肝炎研究中心團隊發現,針對平均用藥3年的慢性B型肝炎患者,發現停藥1年約有6成患者的病毒復發高於2,000 IU/mL,而約有3成患者產生病毒復發及臨床肝炎的發作。

 

台大醫院醫療團隊察覺,停用抗病毒藥物的種類顯著影響停藥後復發的速度及型態。病毒再現及肝炎復發的時間,可以早在停藥後1個月即發生,大部分患者在停藥的3至9個月內最易復發,停藥1年後就較少有復發的情形。

 

進一步分析,確認停藥時的B型肝炎表面抗原量,可以作為預測停藥後病毒及肝炎復發的指標,及停藥後是否能持續控制肝炎的狀態;患者的基因多形性亦可以預測停藥後的肝炎發作,而停藥後第1個月的B型肝炎病毒量,則可以作為評估後續病毒及肝炎復發的早期指標。

 

目前有數種口服抗B肝病毒藥物及長效型干擾素問世,可以抑制病毒在肝臟中複製,改善慢性B型肝炎疾病的進展。健保自2003年開始給付這些藥物,目前慢性肝病及肝硬化已經逐年降到10大死因的第10位。

 

雖然這些藥物可以改善病情,但需要長期用藥才能達到包含血清B肝病毒表面抗原消失,且產生保護性抗體之功能性治癒的目標。長期服藥有藥物安全性、抗藥性之疑慮,且患者服藥順從性會降低,也增加個人或健保的經濟負擔。

 

亞太地區肝病醫學界建議,患者於服用抗B肝病毒藥物治療一段時程後,若可以達成長期抑制病毒的情形,則可以考慮停藥觀察,因為有機會增加功能性治癒的機會;台灣的健保給付規範中也標明停藥的準則。然而停藥後肝炎病毒復發的機會不低,如何找尋合適的患者停藥成為待解決的問題。

 

台大醫院醫療團隊提出,需要依照停用藥品種類進行個人化的追蹤,且停藥後的前幾個月需要密集的回診追蹤B型肝炎病毒量及肝指數,以早期發現肝炎的復發,也建議停藥後肝炎復發時要嚴密追蹤觀察,包括B型肝炎病毒量及B型肝炎表面抗原量,找出有機會達成功能性治癒的患者,但也需要伺機再啟動治療,以減少患者進展至嚴重肝炎或肝纖維化的發生。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最新狂犬病疫情,新增5例鼬獾確診為狂犬病,分別來自花蓮縣卓溪鄉2例、台南市大內區、楠西區及南化區各1例。目前已累計44例鼬獾、1例錢鼠被確診感染狂犬病。指揮中心表示,已進口40萬3000劑疫苗,將加速審核並預定3日內完成檢驗及合格封籤後,即可陸續供應案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為維護民眾生活環境安寧,環保署修正發布「噪音管制標準」,增修內容為加嚴噪音管制區內工程、場所及設施噪音管制標準值;與民眾息息相關的是,常在清晨間跳舞運動的人,在使用擴音器時,必須注意音量。環保署空保處長謝燕儒指出,近年來噪音陳情案件居高不下,為各類公害陳情件數第1名,高達5...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蠟燭兩頭燒已不是媽媽的專有名詞!根據調查顯示,爸爸不只是對於工作有壓力,也擔心兒女的成長,以致有七成三的爸爸疏於照顧自己的健康,疲倦、記憶力差是最常面臨的健康問題。該項調查是由生策會SNQ推廣中心於7月15日至7月31日在線上進行的問卷,有效樣本共409份;結果發現,台灣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癌症病人可以在家做化療,以往只限定5-FU藥品,自9月1日起,健保將擴大「攜帶式輸液器」適用範圍;只要醫師判斷可以做居家化療,病人在醫院由醫師裝上可攜帶式化療輸液器及化療藥品後,即可回家做化療。健保署在民國99年7月7日即將居家化療用的「攜帶式輸液器」(俗稱奶瓶輸注器)納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