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慢性B型肝炎停藥易復發 嚴密個人化追蹤降肝癌風險

慢性B型肝炎停藥易復發 嚴密個人化追蹤降肝癌風險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台灣目前約有200多萬名慢性B型肝炎帶原者,若沒有妥善的監測或用藥物控制,可能會進展為肝硬化及肝癌;台大醫院肝炎研究中心團隊發現,針對平均用藥3年的慢性B型肝炎患者,發現停藥1年約有6成患者的病毒復發高於2,000 IU/mL,而約有3成患者產生病毒復發及臨床肝炎的發作。

 

台大醫院醫療團隊察覺,停用抗病毒藥物的種類顯著影響停藥後復發的速度及型態。病毒再現及肝炎復發的時間,可以早在停藥後1個月即發生,大部分患者在停藥的3至9個月內最易復發,停藥1年後就較少有復發的情形。

 

進一步分析,確認停藥時的B型肝炎表面抗原量,可以作為預測停藥後病毒及肝炎復發的指標,及停藥後是否能持續控制肝炎的狀態;患者的基因多形性亦可以預測停藥後的肝炎發作,而停藥後第1個月的B型肝炎病毒量,則可以作為評估後續病毒及肝炎復發的早期指標。

 

目前有數種口服抗B肝病毒藥物及長效型干擾素問世,可以抑制病毒在肝臟中複製,改善慢性B型肝炎疾病的進展。健保自2003年開始給付這些藥物,目前慢性肝病及肝硬化已經逐年降到10大死因的第10位。

 

雖然這些藥物可以改善病情,但需要長期用藥才能達到包含血清B肝病毒表面抗原消失,且產生保護性抗體之功能性治癒的目標。長期服藥有藥物安全性、抗藥性之疑慮,且患者服藥順從性會降低,也增加個人或健保的經濟負擔。

 

亞太地區肝病醫學界建議,患者於服用抗B肝病毒藥物治療一段時程後,若可以達成長期抑制病毒的情形,則可以考慮停藥觀察,因為有機會增加功能性治癒的機會;台灣的健保給付規範中也標明停藥的準則。然而停藥後肝炎病毒復發的機會不低,如何找尋合適的患者停藥成為待解決的問題。

 

台大醫院醫療團隊提出,需要依照停用藥品種類進行個人化的追蹤,且停藥後的前幾個月需要密集的回診追蹤B型肝炎病毒量及肝指數,以早期發現肝炎的復發,也建議停藥後肝炎復發時要嚴密追蹤觀察,包括B型肝炎病毒量及B型肝炎表面抗原量,找出有機會達成功能性治癒的患者,但也需要伺機再啟動治療,以減少患者進展至嚴重肝炎或肝纖維化的發生。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木糖醇無糖口香糖平衡口中酸性 預防牙齒酸蝕根據調查顯示,台灣有99%(註1)的民眾餐後有潛在牙齒酸蝕危機,多數人都聽過牙齒酸蝕,卻不知道牙齒變黃、牙齒敏感、齲齒蛀牙、牙齒變薄、產生窩蜂狀牙洞的現象,都是牙齒酸蝕危機步步進逼的徵兆,若遲遲未妥善處理就醫,將可能導致牙周病及牙齒搖動、崩壞等終極危機!台中...

閱讀詳情 »

人的耳朵確實是一個非常神奇的地方,如果我們把耳朵上的主要穴位連起來,其形狀恰似倒置於子宮中的胎兒。而人體各器官和組織在耳朵上都有相應的刺激點,一旦受到疾病侵犯,耳上的某個特定穴位就會產生預警信號。因此,當刺激某個耳穴 時,就可以診斷和治療體內相應部位的疾病,很多中醫高手還可以通過觀察耳部皮膚顏色的深...

閱讀詳情 »

人生遊戲如走鋼絲繩,關鍵在把握好平衡的度,否則不是掉在左邊,就是掉在右邊,能走到終點的,都是適度平衡的優勝者。為官、經商、做事都是如此。一、胸懷要大度。 大度能容人、團結人,心有多大,天有多大,心有多寬,路有多寬。人切勿小心眼嫉妒人,有多大胸懷做多大事。多交朋友才能成就大業。二、說話要適度...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