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我家孩子「性早熟」怎麼回事? 家長快避開這些過早發育地雷食物

▲擔心孩子性早熟,飲食跟環境都要格外留心。(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每個家長都期盼孩子能夠快快長大,但過早發育「性早熟」卻不是好事!一名體型略重的5歲小女童,就被媽媽發現胸部已經開始發育而求醫,這才發現小女孩平日愛吃漢堡、薯條、雞塊,診斷為中樞性性早熟,經適當治療,阻止了過早發育。醫師叮嚀,生長發育和攝取營養相關,小孩過重易有性早熟傾向。

該名小女童經X光檢查,發現骨骼年齡已經8歲多,骨骼生長快速,大於實際年齡,醫師估計未來可能初經提早、生長板提早閉合致使長高停止,還好及時介入治療。

孩子怎麼會性早熟?國泰醫院小兒科主任級醫師侯家瑋表示,肥胖者容易有性早熟的表現,因為脂肪細胞會加速合成性荷爾蒙,造成早熟,如果不希望孩子的青春期過早啟動,建議少吃油膩食物及甜食,透過均衡飲食、多運動,預防孩子肥胖。

侯家瑋進一步提醒,擔心孩子發育輸人,有時「吃得太補」其實是揠苗助長,尤其部分具有滋陰調經效果的補品,或是山藥、蜂王乳、雞皮以及雞屁股等食物,因為富含雌激素,都可能促進早熟。國內外研究顯示,塑化劑跟女童性早熟有關,體內的塑化劑濃度越高,性早熟越明顯,而孩童體內的塑化劑多半來自飲食,諸如塑膠碗、塑膠袋盛裝熱食、保鮮膜、塑膠杯裝飲料等。

家長必須留意的是,女生8歲前出現任何一個第二性徵的表現,包括:乳房發育、長陰毛或腋毛、月經來潮、突然快速長高;男生9歲前出現任何一個第二性徵的表現,如:睪丸發育、長陰毛或腋毛、突然快速長高、變聲等,就是性早熟,最後將提前結束成長,反而矮人一等。

侯家瑋強調,性早熟已有很有效的治療方式,例如注射性釋素相似物或服用雌激素轉化酶抑制劑,搭配飲食控制、避免過重、停止接觸外來的荷爾蒙等,皆有助於改善性早熟。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二口「九層塔炒蛋」下肚 5月大男嬰竟因它作怪休克險要命

趁年輕「存骨本」 這樣做能延緩骨質疏鬆發生13年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意外事故歷年來皆為國人十大死因之一,依照衛生福利部公布之107年國人事故傷害致死原因中,以運輸事故佔比近5成,其次為意外墜落占整體事故傷害死因的2成,值得民眾多加留意。  事故傷害是指非蓄意性傷害事件,107年國人因意外事故致死仍居十大死因第六位,且男性發生事故致死的人數是女性的兩倍之多。根據衛生福...

閱讀詳情 »

▲孩子老張嘴呼吸當心是腺樣體肥大。(照/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家中小寶貝老張口呼吸像隻金魚嗎?當心有些地方不對勁。今年6歲的可樂(化名)是活潑好動的小男孩,常鼻塞打噴嚏,睡覺時也會打鼾,就醫診斷為過敏性鼻炎,但用藥症狀只會稍微緩解,還是常常吸不到空氣,甚至養成了張口呼吸...

閱讀詳情 »

▲佩姿(右二)以首支自創曲《重生的翅膀》完成重返舞台的夢想。(照/TikTok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21歲的佩姿,原本就讀藝術表演科系,2年前意外確診罹患卵巢癌末期,為專心治療只好放棄熱愛的舞台,為幫佩姿圓夢,TikTok與台灣癌症基金會合作,協助佩姿以自身抗癌經歷及心情,寫出首支...

閱讀詳情 »

▲國內廠商「台灣接單、中國生產」模式製造的化粧品驚傳含致癌石綿。(照/食藥署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由台南台鉅公司代工製造的化粧品,遭美加等國驗出含致癌石綿,發出警訊,食藥署日前也要求涉案問題產品全面下架,儘管業者表示問題產品均由台鉅在中國的子公司製造、銷往歐美,並未在國內販售,但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