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我家孩子「性早熟」怎麼回事? 家長快避開這些過早發育地雷食物

▲擔心孩子性早熟,飲食跟環境都要格外留心。(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每個家長都期盼孩子能夠快快長大,但過早發育「性早熟」卻不是好事!一名體型略重的5歲小女童,就被媽媽發現胸部已經開始發育而求醫,這才發現小女孩平日愛吃漢堡、薯條、雞塊,診斷為中樞性性早熟,經適當治療,阻止了過早發育。醫師叮嚀,生長發育和攝取營養相關,小孩過重易有性早熟傾向。

該名小女童經X光檢查,發現骨骼年齡已經8歲多,骨骼生長快速,大於實際年齡,醫師估計未來可能初經提早、生長板提早閉合致使長高停止,還好及時介入治療。

孩子怎麼會性早熟?國泰醫院小兒科主任級醫師侯家瑋表示,肥胖者容易有性早熟的表現,因為脂肪細胞會加速合成性荷爾蒙,造成早熟,如果不希望孩子的青春期過早啟動,建議少吃油膩食物及甜食,透過均衡飲食、多運動,預防孩子肥胖。

侯家瑋進一步提醒,擔心孩子發育輸人,有時「吃得太補」其實是揠苗助長,尤其部分具有滋陰調經效果的補品,或是山藥、蜂王乳、雞皮以及雞屁股等食物,因為富含雌激素,都可能促進早熟。國內外研究顯示,塑化劑跟女童性早熟有關,體內的塑化劑濃度越高,性早熟越明顯,而孩童體內的塑化劑多半來自飲食,諸如塑膠碗、塑膠袋盛裝熱食、保鮮膜、塑膠杯裝飲料等。

家長必須留意的是,女生8歲前出現任何一個第二性徵的表現,包括:乳房發育、長陰毛或腋毛、月經來潮、突然快速長高;男生9歲前出現任何一個第二性徵的表現,如:睪丸發育、長陰毛或腋毛、突然快速長高、變聲等,就是性早熟,最後將提前結束成長,反而矮人一等。

侯家瑋強調,性早熟已有很有效的治療方式,例如注射性釋素相似物或服用雌激素轉化酶抑制劑,搭配飲食控制、避免過重、停止接觸外來的荷爾蒙等,皆有助於改善性早熟。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二口「九層塔炒蛋」下肚 5月大男嬰竟因它作怪休克險要命

趁年輕「存骨本」 這樣做能延緩骨質疏鬆發生13年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醫師提醒,不只懷孕期間要完全避免酒精,產後的哺乳媽媽也應儘量減少酒精攝取。(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想要寶寶健康發育,產後、產後最好避開「它」!台中慈濟醫院婦產科醫師鍾佩穎就引用醫學研究,提醒孕媽咪們打破「坐月子用全酒料理補身」的觀念,強調剖腹產、自然產的媽...

閱讀詳情 »

夏日是登革熱的好發季節,全台民眾都應留心環境清潔、去除可能的積水容器,以慎防登革熱爆發。然而,若不慎感染登革熱,該如何治療呢?新光醫院家醫科柳朋馳醫師表示,登革熱沒有疫苗可預防,也沒有特效藥可供治療,僅能採用支持性療法;然而,大部分感染登革熱的患者以輕微症狀居多,只要及早就診,並遵照醫囑規律用藥,短...

閱讀詳情 »

▲炎炎夏日吃冰消暑,中醫師有些小提醒十分實用。(照/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時序已經進入炎炎夏日,氣溫一路攀升,不少人已經開始吃冰消暑,但台中慈濟醫院中醫師王嘉涵提醒,寒性體質的人,建議選擇融化較慢的冰品,像是雪糕、聖代等,而且要慢慢吃,適度把握體內溫度平衡時間讓身體適應...

閱讀詳情 »

暑假將至,打算出遊又擔心暈車好掃興嗎?可試試這幾個防暈小撇步!根據食品藥物管理署建議,行前睡好睡飽、清淡飲食,行車途中盡量往前坐並保持車上空氣流通,並避免在車上閱讀書報、用手機,就可以減少暈車的情況囉!  暑假是出遊的好時機,但長途坐車總是頭昏想吐,有什麼方法可以不靠暈車藥也能防暈嗎?根據食藥署建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