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手抖不停是巴金森氏症 小心是「這」惹的禍

有些人拿手機拍照卻三不五時晃到,拿裝滿水的杯子走路水就會到處灑,吃飯時菜也總是掉滿桌!當有這些情形出現,不一定是平衡感不好,有可能是腦袋出了問題!手抖是個警訊,在台灣2000萬人口中,約每10萬人就有100多個人有震顫的情況。顫抖最常見的第一名病症就是「原發性震顫」,患者一開始可能輕微抖動不自覺,到了嚴重才注意到,引發的原因和焦慮、咖啡因、藥物都有關聯,如果放著不管,甚至會造成生活失能!TVBS《健康2.0》節目主持人鄭凱云表示:「出現手抖現象,不一定是巴金森氏症,還是找出原因對症下藥,千萬不能放棄!」

藝人黃仲崑從有記憶以來,他的父親就因為患有巴金森和阿茲海默症,所以手一直抖得很厲害。當意識到自己也是這種狀況時,第一個直覺想法就是遺傳。已經被手抖症狀困擾20幾年的他,雖然有去找腦神經內科,卻遲遲查不出原因,情況久了,他就開始害怕去人多的地方,因為手一抖起來,就被誤會是不是酒精中毒,也對社交產生了恐懼。像他前一陣子拍電影,有次要拍一個特寫,右手要抓住女主角的右手,因為抖到完全無法控制,最後找了別人的手來代替。導演就請副導演私    下調查一下,是不是黃仲崑有偷喝酒,是否有酒精中毒,這也讓他百般無奈。

彰濱秀傳神經外科張維傑主任表示,手抖的狀況不是癌症,並不會立即影響生命,但生理層面就是影響生活,一開始雖然還可以用藥物控制,但差不多兩年效果就不佳。影響比較多的會是心理層面,像是社交不敢聚餐感到自卑、不敢舀湯、不敢出門。張維傑提醒,當寫字、拿筷子時會手抖,可能是原發性震顫;若將雙手向前懸空伸直時手抖,或許是甲狀腺亢進或酒精中毒;而當坐著時,將前臂放在大腿上,手肘彎曲,掌心朝上,若有手抖情形,就要懷疑是不是巴金森氏症;試著用手指碰鼻子,靠近鼻子時,如果手會抖,就可能是小腦病變。

手抖不停是巴金森氏症 小心是「這」惹的禍

圖/TVBS提供

至於大家比較關心的,原發性震顫與巴金森氏症的差異,張維傑解釋原發性震顫靜止時不會抖,通常有動作時才會手抖,抖的部分在中指、無名指及小拇指。巴金森氏症手抖情形則是發生在靜止時,抖的部分在食指及大拇指,像是正在「數鈔票」或「搓丸子」。

手抖不停是巴金森氏症 小心是「這」惹的禍

圖/TVBS提供

要預防手抖,物理治療師葉懿昕表示,日常就要做手的有氧運動活化大腦。首先坐在椅子上,將五隻手指頭用力打開再握拳,可以訓練到指間肌肉,接著來玩「剪刀石頭布,都讓右手贏」,當左手出剪刀、右手就要出石頭;當左手出布、右手就要出剪刀;以此類推,訓練手指同時活化大腦,也可以幫助舒緩緊張情緒。要了解更多「肢體顫抖」的相關內容,請鎖定TVBS 56頻道每週六、日晚間7點《健康2.0》,節目中將有詳盡的示範和解說。

相關推薦

據加拿大媒體報導,2歲的凱特.史密斯(Katie Smith)一週前開始咳嗽,開始她父親以為女童因為吃餅乾被卡住了,但發現她的呼吸仍通暢。 凱特不再吃東西,但時而喝一點果汁,但不多。她的家人就是感覺不對勁,於是帶她去看醫生。 翻拍tt下同 X射線發現女孩的喉嚨處有一樣小東西。 醫生告訴女童父母只是感...

閱讀詳情 »

常常覺得喉嚨卡卡、好像有痰,會不自覺一直用力吞口水嗎?明明沒感冒卻一直持續乾咳,或是聲音沙啞嗎?當心,可能是鼻涕倒流惹得禍!展弘診所曾梓展醫師表示,當天氣乾冷時,鼻內的分泌物較濃稠,就容易出現鼻涕倒流問題;若症狀持續出現,建議及早就診治療,以改善病徵喔!  鼻涕倒流是門診常見問題之一,常伴隨著喉嚨乾...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YOUTUBE)   漢堡肉是台灣人最常吃的一種合成食品,然而夾在兩塊麵包裡面的真是的是肉嗎?媒體報導針對台灣市售漢堡肉進行檢測,發現漢堡肉不僅是一種「組合肉」,真正的含「肉」量竟然也只有三成,而再加入焦磷酸鈉等添加物讓成品散發出肉香味,用以壓低食物成本。   &n...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7M、Dcard)   一位男大生在Dcard校園社群留言,他接到兵單後參加兵役體檢,竟然被驗出HIV(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的陽性反應,他心急如焚地將這段過程記錄下來。     (圖片翻拍自Dcard,下同)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