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手指邊老是冒出小「肉刺」? 快檢查這5件事

手指邊老是冒出小「肉刺」? 快檢查這5件事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很多人指甲邊緣常出現小脫皮,有時指甲縫還會長出小肉刺,既不美觀、拔起時又會痛,究竟要怎麼處理呢?

指甲邊緣脫皮、出現小肉刺,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皮膚科主任黃瑞雲說,可能是因為疏於保養,導致指甲邊緣的皮膚過度乾燥而形成,與體內營養缺乏或內臟反映的健康警訊關係不大 。

針對指甲的肉刺問題,黃瑞雲指出,指甲邊的肉刺發生,就是「沒有好好對待雙手」所導致;當皮膚過度乾燥,角質層就會乾裂,使得指甲邊緣脫皮、產生肉刺。

常見造成指甲小肉刺發生的5種狀況如下:

1經常不自覺咬指甲:

手部保養最忌諱經常碰水,更別提「口水」,口水相當傷皮膚,因為其中富含酵素和細菌,會分解皮膚,如果口水中的細菌碰到皮膚傷口也容易感染、脫皮長肉刺。

2、雙手太常碰水:

經常做家事碰水,例如洗菜、洗碗、洗衣服等,導致手太乾,指緣週圍過度乾燥,脫皮翹起。

3、天氣太乾:

時序進入秋冬,天氣乾燥,這種情況最容易發生,如果平常疏於保養,小肉刺在秋冬更是好發季節。

4、接觸有機溶劑:

時常碰到有機溶劑,易導致手部和指甲邊緣的皮膚受損,也容易發生小肉刺。

5手部進行長時間工作者:

例如常打電腦、文書處理等,手部經常會磨擦,容易形成肉刺。

肉刺雖是小問題,但處理不當,一旦細菌感染有可能造成甲溝炎,紅腫熱痛不適,輕忽不得。

黃瑞雲指出,當小肉刺發生時,應採行正確的處理方式,首先可將雙手浸泡到水中,等肉刺變軟;再用指甲刀,將肉刺從底部剪除;剪好後,擦一點保濕護手霜或凡士林,滋潤受損的肉刺底部傷口。 如果傷口不適或有紅腫,則可以擦一點抗生素藥膏消炎。

另外,小肉刺處理最忌諱咬指甲或用牙齒把肉刺咬掉,口水細菌多,接觸到傷口很容易造成感染發炎;也不要用手硬扯脫皮的肉刺,會導致大破口的撕裂傷,增加感染機率。

(文章授權提供/常春月刊)

【延伸閱讀】

掌握黃金關鍵治療期!先天性心律不整、藥物過敏 這項檢測能及早發現

乾眼症跟你想的不一樣 眼科醫師揭迷思

「腸道透析」—八旬老婦靠「吃」 減緩腎臟惡化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82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1名周姓台商在越南經營建築生意多年,近2個月因嚴重口臭與牙齒疼痛,自以為是熬夜火氣大的關係,仰賴漱口水、喝椰子水與止痛藥勉強維持正常工作與生活。日前趁著返台探親時接受牙齒診療,經診斷後為重度牙周病急性發作,且需立即進行治療,否則整口牙齒難保,日後植牙費用更是驚人。 &...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新北報導】攝護腺肥大有男性長壽病之稱,屬於老化現象。通常男性年過50,攝護腺會逐漸肥大,尤其冬季來臨,天冷時較少喝水、排尿,又習慣憋尿到最後關頭才去如廁,結果卻怎麼也尿不出來,或出現頻尿狀況。因此,冬天不僅要留意呼吸道、心血管疾病,若是已經罹患攝護腺肥大的患者,也要當心攝護腺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50歲詹小姐是乳癌第一期的患者,手術後開始進行每週五天的電療,與服用克荷爾蒙的藥物,但陸續產生潮熱、盜汗、口乾舌燥、咽乾欲咳等症狀,半夜會因為滿身的汗而睡不安穩,人也覺得疲憊,希望用中醫治療改善副作用。經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李耘瑄醫師治療兩個月後,詹小姐的症狀陸續改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秋冬季節,早晚溫差大,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務必做好保暖工作,避免因血管收縮促使血壓上升,好發心臟病急性發作;安南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蔡忠紘醫師指出,日前臨床上就有患者因三高慢性疾病未控制良好,導致天氣一轉冷,突然在清晨發生胸悶喘不過氣等現象,送急診後確診為急性心肌梗塞,所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