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手腕突冒「不痛小硬塊」別輕忽! 當心腫瘤已經跑到關節裡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手上冒出慢慢變大的小腫塊,別輕忽!門診就有民眾的手腕突然跑出一個小小的硬塊,雖然不太痛,但就醫檢查之後,這才發現腫瘤已經跑到關節裡面,醫師立刻進行手術,進一步發現腱鞘巨細胞瘤侵犯關節囊,腕骨軟骨有磨損,幸好手術後並未再復發。而類似案例,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近半年來已有好幾例。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骨科主治醫師林家麟指出,腱鞘巨細胞瘤是手的第二大常見軟組織腫瘤,發病率僅次於腱鞘囊腫;最常發生在手和手指。

值得注意的是,腱鞘巨細胞瘤的發病機制尚不清楚,基本上好發於30歲至50歲,女性偏多。如果不及時治療,病變可能會迅速增大,引起運動疼痛或損害正常功能。

林家麟說,臨床經驗,不少人都是從一個小的腫瘤慢慢變大,透過X光,可以清楚看到軟組織的硬塊,有時候骨頭有磨損;進一步超音波檢查,則可看到病灶不會隨著肌腱活動「它是一個硬的東西,而不是一個囊狀病灶」。

根據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統計,2014年至2018年的5年期間,林家麟就參與了腱鞘巨細胞瘤一共9人、10次手術。而完全手術切除仍是腱鞘巨細胞瘤的黃金標準治療。

林家麟提醒,為了美觀、避免功能喪失和神經受壓引起的神經症狀,腱鞘巨細胞瘤的治療得仔細的手術切除,雖然最理想的方面是盡量將腫瘤切除乾淨,但仍要追求平衡,因為切除的越乾淨,雖然比較不會復發,但相對而言併發症就會增加;反之,復發率就會增加,術前得有仔細評估跟溝通。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無菸醫院」國際金獎一半台灣拿走! 馬偕、成大等5家醫院好威

「放越久、致癌物越多」全台36款胃藥又爆雷! 食藥署評估全面禁用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上了年紀的人,難免會覺得膝蓋無力、疼痛,甚至出現退化性關節炎的問題,不少人會建議補充葡萄糖胺來延緩退化問題,到底什麼是葡萄糖胺呢?全聯藥安康藥局詹于瑩藥師表示,葡萄糖胺可調節及刺激蛋白聚醣,而蛋白聚醣正是人體結締組織、軟骨、韌帶的關鍵成分之一;根據文獻指出,硫酸鹽葡萄糖胺對膝蓋的骨關節炎具緩解效果,...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今年冬天溫度忽冷忽熱,感冒咳嗽的人數大量增加,尤其是老人及小孩。以下是一些純天然的治療方式,也許除了看醫生拿藥之外,這些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首先,增加抵抗力 雖然無法避免每一種病毒的侵害,但好的健康習慣確實可以增加抵抗力,像是足夠的睡眠時間。然而,許多人的睡眠並不足...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琪拉編譯) 52歲的好萊塢名製作人拉瑞派瑞(Larry Perry)日前因急性腦中風過世。他曾是[飛越比佛利](Beverly Hills 90210)的當紅明星,他當時英俊帥氣的風采仍存留在許多人的腦海中,但是卻在一瞬間也難敵死神的魔掌。 根據美國心臟協會表示,拉瑞派瑞的腦中...

閱讀詳情 »

網紅醫師心裡話.10分鐘看見白袍底下的鐵漢柔情 文/李藹芬‧彭曉薇‧洪郁鈞  採訪諮詢/大安婦幼醫院兒科主治醫師楊為傑‧星願樹職能治療所負責人暨職能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陳宜男職能治療師‧高雄市葉乙力小兒科副院長徐嘉賢 當了爸爸後,才開始知道為人父母是什麼心情、真的面對孩子後,才知道教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