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打掃兼防疫! 家事達人提醒善用隨手小物消毒事半功倍

打掃兼防疫! 家事達人提醒善用隨手小物消毒事半功倍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10)日連假開始,許多人都趁著今天與明天除夕白天,趕快打掃家裡,特別在新冠疫情威脅下,家裡的每個角落都不能放過。家事達人陳映如建議,善用家中每1項打掃工具,將平常不容易注意到的地方清除灰塵,同時也提醒大眾,有1項好用的小物可以發揮打掃與防疫的功能。


眼睛看不到的地方容易藏污納垢 善用工具才能事半功倍


家事達人陳映如提醒,一般打掃經常都是眼睛會看到的地方,例如地板,當頭髮、灰塵、垃圾掉落就很明顯,一看到立即就可以處理;但眼睛看不太到的地方,例如燈罩、牆間或家具縫隙等,經常累積大量灰塵,除了平時比較難發現外,也不太容易清潔到,遇到這種情形,善用工具就能很輕鬆的打掃乾淨。


陳映如說,清除高處的灰塵,可以用有伸縮桿的除塵用具,如果沒有也可以用梯子,但在擦拭時要小心不要發生意外。如果家裡有吸塵器,就可以把各種吸頭套件發揮到極致,不同套件用在不同地方:有些可以清理高處,有些則方便清理縫隙,現在也有布料的專用吸頭,可清理床單等布面生活用品。


殺菌漂白水用在大面積拖地 把手餐具浴廁小東西用酒精紙巾


清理灰塵接著就是拖地和擦拭家具,在新冠疫情威脅下,很多人都想「趨吉避凶」,好好消毒家裡環境。陳映如解釋,大面積清潔使用漂白水成本低效用也好,但容易有氯氣,因此一定要用水稀釋才能使用,室內空氣要保持流通,用漂白水擦完地板或家具表面後,約15分鐘後,再用清水擦1次,把漂白水與刺激物質擦拭掉。


陳映如提到,自己有習慣當有客人來家中時,客人曾經接觸的地方,例如門把、把手、水龍頭、馬桶蓋等地方,就可以用酒精紙巾擦拭。年假期間可能免不了有親戚朋友到家中,陳映如建議,當客人離開時,就可以用酒精紙巾擦拭手容易碰到的的地方,而且酒精紙巾非常方便,清潔完就能直接丟棄。


漂白水稀釋注意包裝標示 酒精小心用太多發生褪色


陳映如提醒,使用漂白水要注意,稀釋濃度大概是1比100的清水,每個品牌可能有些差異,產品外包裝都會有稀釋說明,例如幾瓶蓋漂白水加上多少水,按照指示濃度清潔就可以。調製時也要小心漂白水不要飛濺到衣服,有可能讓衣服褪色,並且漂白水不要和鹽酸一起使用,因為可能產生大量氯氣,對人體有害。


陳映如也說,酒精是最常用到的消毒殺菌用品,但不是每1項物體表面,都適合噴大量酒精,例如亮漆表面的用品,噴太多酒精容易褪色,比如金屬表面的門把,用酒精清潔可能出現白斑,木頭表面也會有類似狀況,因此酒精不建議大量噴灑。酒精紙巾等相關產品,就非常好用,方便擦拭且酒精不會過量。


大掃除完最後不可忘 拖把潮溼容易發臭滋生病菌


然而大掃除完,不要以為就完成清潔了!特別是拖把如果沒有妥善擺放,潮溼狀態很容易滋生病菌與發臭。陳映如也說,曾經有人問自己,明明公司廁所打掃很乾淨,但怎麼一直有濃濃臭味,後來發現清潔人員只要看到地板有水就會擦,但拖把長時間都處在潮溼狀態,久而久之就發出濃濃臭味。


陳映如提醒,不論是掃把、拖把、抹布等清潔用具,在大掃除完都會帶有很多髒汙,不要忘記最後要洗乾淨,接著一定要讓清掃用具維持乾燥狀態。市面上有拖把與掃把掛具,不要讓拖把擺在地上一團,應把拖把掛起來讓上面的棉布乾燥,就不容易誘發臭味,或是可以在通風處把拖把倒放,而不該把拖把直接擺在地上。


更多NOW健康報導
▸「抗癌」大作戰!!面對癌症打擊,營養照謢成為堅強後盾!
▸「癌」友倍力GO!防癌知識大考驗,完成測驗好禮等你拿!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癌症患者不能缺少營養支柱 癌友營養補充補對了嗎?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白內障對視力殺傷力極大,根據統計,台灣每年大約有十萬餘人因為白內障而需要進行人工水晶體置換手術;日前就有一名九十四歲老翁,因為白內障而視力大受影響,且每次就醫都坐輪椅,由外勞接送,但是在做完白內障手術後,竟然能自行去診所就醫,令他感覺有如重生般,人生又變得多采多姿,正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81歲的張伯伯近2周出現頸部劇烈疼痛,脖子轉動至左邊和輕按脖子肌膚時,疼痛最為劇烈,和之前落枕情況不同。經過就醫診斷發現,他的第一頸椎寰椎與第二頸椎樞椎的齒突間有明顯鈣化,確診為冠狀齒突症候群,又稱「偽痛風」。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神經部鄭文立醫師表示,冠狀齒突症候群一般最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70歲老翁,患有高血壓及攝護腺肥大病史,有長期服用藥物治療;不料,日前早上起床突然一陣暈眩、腳沒站穩,不小心跌倒撞到頭,所幸沒有大礙,家人趕緊帶至醫院檢查。結果發現,是治療攝護腺肥大及降血壓藥物產生副作用,造成姿勢性低血壓。收治患者的書田診所家庭醫學科主任康宏銘表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楷婷報導)青少年正值發育時期,不論是在生理或心理上都應得到妥善照顧,一個不注意,可能就會對健康造成影響。有鑑於此,國民健康署與教育部共同推動青少年健康促進計畫,希望青少年能落實「聰明吃 快樂動 天天量體重」,以達到投資年輕人之目標。依據國民健康署101及102年所進行的青少年吸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