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把握冬季最後養生好時機! 「大寒」在家簡單兩招祛寒又助眠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冬季養生,可要把握最後機會!中醫師指出,1月20日到2月3日的「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也是一年中陰陽轉換的重要時機,代表冬季即將結束,準備進入生機盎然的春季了,而中醫認為如果沒有在這個時節好好調養身體、養精蓄銳,在來年春天就容易受到病邪入侵,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睡前「泡腳」、按摩「穴位」來祛寒助眠,增加免疫力。

中醫師吳宛容表示,大寒節氣容易好發心腦血管及關節病變疾病,所以要注意防風防寒,中醫認為,寒氣容易損傷人體的陽氣,人體內的血液得溫則易於流動,得寒就容易停滯,天氣寒冷會使人體血管中的血液流動不暢,甚至引起瘀血阻滯,從而加劇心腦血管疾病的發作機率,也會使身體的筋骨緊繃,引起疼痛和僵硬。

大寒的日常兩大養生重點在於「不傷陽氣」、「不損陰津」。吳宛容解釋,「不傷陽氣」就是順應「冬藏」的原則,早睡晚起,早睡可以養人體的陽氣,很多人習慣早晨出去運動,但在這個時節,建議日出後再外出行動,甚至可以適當的曬太陽,讓精氣內聚以潤五臟,增強身體的免疫力。對於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等疾病患者來說,要更加注意防寒保暖,記得戴上口罩、帽子及圍巾,並且注意足部保暖。

「不損陰津」則是因為大寒節氣正是相對乾燥的時期,隨著水氣的減少,人體內的陰液也會容易不足,很多心血管疾病患者如果攝取水份不夠更易造成血液太濃稠,如果加上血管彈性功能下降,則易誘發心腦血管梗塞等問題。中醫師建議,所以要盡可能增加飲水量,不要等口乾後再喝水;每天入睡前和起床後,都要喝幾口溫水;切忌運動過量,出汗太多,避免陽氣隨汗液而出,受到損傷,以微微出汗最好。

吳宛容推薦,此時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睡前「泡腳」加按摩「穴位」來養生,腎經起於腳底,腳有無數的神經末梢與大腦緊密相連,所以足部的保暖至關重要,建議腎虛患者可以睡前泡腳20分鐘、再按摩「湧泉穴」(位於腳掌底前半凹陷處,也就是從第2、3腳趾趾縫延伸到足跟連線約三分之一處),睡覺時並穿上襪子保暖,來達到養腎固精的作用。

另外,容易怕冷的人可以把雙手搓熱,每天花10分鐘按摩熱敷腰部的「命門穴」(位於脊椎上,第二腰椎下方,前方對應肚臍)及「腎俞穴」(命門旁開一寸半,約兩指幅寬),抓住冬季最後的機會補腎藏精,迎接新的一年。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16歲少女「久咳肺全白」誤認染新冠 竟是更凶的惡性肉瘤大如手球!

聯醫護理師感染源找到! 羅一鈞揭侵台278例Omicron「3大特點」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小吃店裡的一次性筷子一抓一大把,方便快捷,拿來就用。可你是否知道,它們的保質期只有4個月?從2009年至今,多家媒體曾報導,市面上相當一部分一次性筷子都在「超期服役」。仔細觀察它們的顏色,你就會發現,有些筷子已經隱約生出了黑綠色的小黴斑。千萬別小看這些黴斑,專家指出,其中的「黃曲黴素」具有極高的致癌...

閱讀詳情 »

牙齒,作為我們身體最堅固的部位,是我們征伐營養、屠戮美食的重要工具。但他堅硬的外殼下,卻包裹著易受傷害的心。國人素來抱有「牙疼不是病」的觀念,生生錯過它向你發出的求救信號。我們該如何應對,一起來看看牙醫怎麼說。 牙醫不會免費告訴你的事 No.1: 「上火」靠邊站,牙齦出血另有根源! 最常見信號:牙齦...

閱讀詳情 »

說到蓮蓬,對於普通人來說可能會代表了一朵凋零的荷花,而對於吃貨來說,估計會迫不及待地尋找裡面包藏的綿軟的蓮子。不過,我們身邊卻有這麼一群人,他們看到蓮蓬時,卻會噁心出汗、心跳加速。如果你看到類似蓮蓬這樣多孔洞的物體或圖片時,也出現類似的症狀,那麼恭喜你,你成為了「最常見的恐懼症」之一—...

閱讀詳情 »

近年來,癌症已成為威脅人類健康的第一殺手,但專家表示,大可不必〝談癌色變〞,癌症的發生也並非是沒有規律可循,不過,擁有以下10個特徵的人應該尤為注意 ,快看看你是否在其中。 一、每天喝很熱濃茶 經常飲用高溫( 70℃ 以上) 濃茶水,不但易燙傷食道形成慢性潰瘍,而且茶中的鞣質可沉積在損傷部位,刺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