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拔了2顆牙才發現搞錯 這樣治療三叉神經痛免受罪

拔了2顆牙才發現搞錯 這樣治療三叉神經痛免受罪

【NOW健康 陳木森/嘉義報導】58歲鄭先生近10年來飽受三叉神經痛之苦,曾誤認是牙痛而拔掉2顆牙,也做過2次開腦微血管減壓術及2次伽瑪刀立體定位放射手術,仍無法改善疼痛,輾轉到嘉義長庚醫院,醫師結合核磁共振、電腦斷層影像及導航系統定位技術,進行射頻燒灼治療阻斷痛源,終於讓鄭先生擺脫疼痛。

 

嘉義長庚醫院副院長暨腦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楊仁宗表示,三叉神經顧名思義有三個分支,分別掌管臉部上、中、下的感覺;造成三叉神經痛的病因機轉,目前認為是三叉神經在進入腦幹的區域受到血管壓迫,因而產生神經傳導短路現象。

 

病人常因「臉部或牙齒疼痛」症狀,先至牙科就診,因治療無效後再轉至神經內外科接受治療;唐朝第一美女楊貴妃,也被詩人吳草廬形容「齒痛自顰眉,君王亦不怡,此疾如早割,何待馬嵬時」,這應是中國史上第1個忍受三叉神經痛困擾的名人。

 

統計指出,三叉神經痛好發於50歲以上的族群,全世界每10萬人口約有4至13人罹患三叉神經痛。它是種嚴重的面部疼痛,發作前通常沒有預兆,但可由觸摸臉部、風吹、咀嚼、說話或刷牙所引發像電擊一樣的疼痛。

 

治療三叉神經痛,首先為藥物控制,以抗癲癇用藥最有效,但當藥物治療無效,或長期使用藥物產生暈眩、肝功能受損等副作用時,就需考慮外科介入。傳統開腦微血管減壓術有其手術風險,年紀大或合併有內科疾病的患者較不合適。

 

另1種方法為伽瑪刀立體定位放射手術,雖無傷口,但治療效果較差,醫療費用也較為昂貴;此外,射頻燒灼治療術亦是種簡單且值得推廣的治療模式,但要把1支細針放入腦內治療,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楊仁宗教授說明,任何疼痛都是依序由神經末梢、感覺神經、神經節、脊髓神經至腦部感覺區所產生的不舒服感覺。如果能夠在此傳導路徑中,找出關鍵位置來做神經阻斷術,對於疼痛的治療就顯得容易且有效多了。

 

然而神經傳導路徑相當複雜,想精準定位神經傳導路徑並非易事,必須仰賴高科技的輔助,手術中即時影像導航系統及電腦分析定位新技術,可以精準快速的找出神經節,進而有效治療疼痛。

 

嘉義長庚醫院創新結合核磁共振、電腦斷層影像及導航系統定位技術,醫師在病人局部麻醉的情況下,只要將1根細針準確的通過顱底橢圓小孔,放置到腦內的三叉神經節,再予以射頻燒灼治療,就可迅速有效的改善病人疼痛,時間僅需數分鐘,且無傷口產生,治療結束後病人即可返家,恢復正常活動,屬低侵犯性但有效的治療方式。

 

楊仁宗呼籲中年以上民眾,當顏面出現莫名的尖銳疼痛感且反覆發作時,可能是三叉神經痛找上門,應盡速至腦神經外科接受診斷和治療,以早點遠離疼痛,恢復美好的人生。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作者:洪毓琪「嘶!牙齒好痛啊!」高溫溽暑來杯透心涼的飲品,是許多人夏日消暑的最愛。可是每當冰飲一入口瞬間,惱人的敏感性牙齒總讓你痛的齜牙咧嘴。許多人一定覺得奇怪,自己明明天天認真刷牙,但為什麼還會有敏感性牙齒呢?牙科醫師提醒,小心可能是刷牙刷過頭,釀齒頸部磨損惹禍! 「嘶!牙齒好痛啊!」每當冰飲一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疾病管制署統計,今年截至目前國內共3例日本腦炎確定病例;由於臺灣每年5至10月為日本腦炎流行季,其中又以6至7月為流行高峰,該署提醒住家或活動地鄰近豬舍、水稻田等高風險環境的民眾,應加強防蚊措施,並按時帶家中嬰幼兒完成疫苗接種,另住家或工作場所鄰近高風險環境或自覺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世界無菸日 今年聚焦菸品與心血管疾病菸害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第二大危險因子,其中更造成全球12%因心臟病死亡,僅次高血壓,為了呼籲各國政府積極營造無菸環境,今年5月31日的世界無菸日,世界衛生組織將主題訂為菸品與心血管疾病,期盼透過各國政府的推廣宣傳,持續保護民眾免於菸害。...

閱讀詳情 »

作者:羅詩樺現代人非常注重個人形象的維持,少不了就要好好照顧自己的臉,不過這同時也是很多人常常產生困擾以及錯誤迷思的保養部位,《5914呼叫醫師》網站上,有許多有關於皮膚的困擾與迷思,這次邀請5914駐站醫師:家醫科徐昊醫師來為大家解答困惑。 收集並統整出最常見的5個皮膚相關迷思,網友們也可以看看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