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拔除粉刺靠鼻貼布 反覆拉扯毛孔易成反效果

拔除粉刺靠鼻貼布 反覆拉扯毛孔易成反效果

20多歲的陳小姐個性對於凡事要求完美,不論對事、對外表,皆是如此,她最無法容忍鼻頭上的小黑點,每隔2至3天就會使用鼻貼布來清除,但時間一久,鼻頭紅腫宛如小丑鼻子,就醫才發現,是因過度使用鼻貼布引起毛囊發炎。

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指出,只要皮膚容易出油,鼻頭就容易出現黑色點點,確實影響外觀,許多人覺得將貼布撕下後,看到上面一條條黑絲就覺得很療癒,很有成就感。

趙昭明解釋,粉刺可分為白頭(封閉)粉刺、黑頭(開放式)粉刺,前者藏在角化皮膚底下,一段時間可能發炎,引發紅腫;至於後者不太會發炎,但如果直接從毛囊裡拔出,就容易導致毛囊發炎。

食品藥物管理署表示,鼻頭上密集的小黑點不一定就是粉刺,有些是皮脂管絲,主要是由於毛孔內正常分泌出的油質堆積成固狀,加上空氣中的髒汙、日曬等,而產生的過氧化物形成黑色沉澱。擠壓此類黑點時,就會冒出細細的油脂。

至於粉刺則是皮脂分泌過多,或者是角質代謝不正常,塞住毛孔的皮脂、皮膚代謝物、角質及外來髒東西,部分粉刺是看不見開口的,不易透過鼻貼布拔除。

食藥署指出,曾有民眾使用鼻貼布導致周圍肌膚因反覆撕貼造成破皮受傷,嚴重還可能導致皮膚炎。建議若要使用鼻貼布,1星期使用1次為宜,每次不超過15分鐘。

趙昭明提醒,當皮膚有皮膚曬傷脫皮、皮膚受傷、紅腫、有傷口、青春痘(面皰)、皮膚過敏、濕疹,或自身為敏感型肌膚、臉部乾燥時,就不宜使用這類貼布。經常使用容易出現反效果,可能會讓毛孔會越來越大,粉刺或是皮脂管絲越長越快,而影響膚質。趙昭明指出,只要確實清潔皮膚,讓皮膚自然代謝,就能減少粉刺。

相關推薦

薑 (Zingiber officinale)已經被廣泛使用在醫藥、料理等各個領域上。中醫學而言,薑性味辛溫,歸於肺、脾、胃經。具溫肺止咳、發散風寒與暖腸胃止嘔吐之效,因此也被常用於風寒感冒上。但薑的止嘔之效並不是婦女的特權,對癌友而言食用薑也可幫助減緩化療所引起的嘔吐,根據  Onco...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sohu) 用刀為自己剖腹 這是一位家境艱難的外國母親,她臨產時丈夫正在一家小酒店喝酒,家里和酒店裡都沒有電話,而最近的外科診所位於80公里外,道路崎嶇難行。熬過了陣痛的12小時後,這位40歲的嬌小女人,六個孩子的媽媽,決定自己實施手術。藉著昏暗的燈光,她劃開了自己的皮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陳俐臻報導)布置家居時,許多人總會選擇喜歡的花色窗簾來增添室內裝潢的美感,市售上窗簾百百種,依美觀、功能各具不同,選擇一個好的窗簾,不僅能讓整個空間畫龍點睛之外,還具備遮光的效果,但是長時間在陽光下曝曬,是否會破壞窗簾材質?甚至釋出毒素?而窗簾替換時該回收還是丟棄?讓專家來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