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探親聚餐突胸痛到說不出話 主動脈剝離A型發作險猝死

探親聚餐突胸痛到說不出話 主動脈剝離A型發作險猝死

【NOW健康 王澍清/台中報導】桃園市63歲蘇姓男子過年時到南投探親,不料餐敘時突急遽胸痛,該男子敘述幾乎是從前胸痛到後背,根本說不出話,家人見狀趕緊請求警方開道送到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急救,檢查後發現是主動脈剝離,48小時內死亡率高達50%,所幸經緊急進行主動脈人工血管置換術後,患者恢復良好宛若重生,呼籲有症狀要儘速就醫。


寒流來襲血壓易飆升 高血壓患者成不定時炸彈


由於最近氣溫驟降,醫師也提醒,寒流一到,氣溫降低也會導致血壓容易飆高,對高血壓患者而言,冬季血壓一旦控制不佳,就可能因血壓驟升而造成主動脈剝離,民眾務必注意自身的血壓變化


蘇姓患者表示,因本身有高血壓病史,去年曾在北部醫院檢查出心臟血管品質不佳的問題,但考量當時疫情嚴重,再加上對於心臟手術有恐懼感,因此遲遲沒去處理,沒想到過年開心到南投親戚家作客,血管不定時炸彈就爆炸。


回憶起當時發作情況,蘇先生迄今仍餘悸猶存,他表示,當時到親戚家作客餐敘,前一秒還在開心聊天,沒想到下一秒,胸口就突然劇烈疼痛,痛到無法忍受,家人見狀趕緊開車送醫,途中胸痛一直延續到後背痛,讓他痛到幾乎說不出話來、冷汗直冒,家人擔心狀況惡化,最後開到派出所請警方協助開道送到亞大醫院。


主動脈剝離分兩型 A型發作就必須跟死神搶時間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主治醫師、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劉殷佐表示,主動脈剝離在發作前感覺一切正常,發作之後,狀況會急轉直下,蘇姓患者屬於呈現典型的主動脈剝離症狀,經檢查後發現,屬於A型主動脈剝離,必須立即執行升主動脈人工血管置換手術,總算順利救回蘇先生一命,術後蘇先生也直呼,早知道就趕緊處理血管問題,一念之差,險些天人永隔。


劉殷佐主任指出,主動脈剝離依據剝離的部位分為A、B兩型,其中,A型主動脈剝離位置包含升主動脈,容易影響腦部、心臟,每過1小時死亡風險就會增加1%,且各種急性併發症陸續出現,進展很快,死亡率很高,必須盡快手術切除發生剝離的主動脈,然後以人工血管重建主動脈。


劉主任建議,進行主動脈剝離手術後的患者,平時除了控制血壓、心跳,注意身體狀況之外,也不得搬重物以及進行激烈運動,並持續進行追蹤。也建議民眾,平時要將血壓、血脂、血糖控制好,這些慢性疾病都會影響血管的健康,若是有三高症狀,或者是檢查出血管狀態不佳的情形,就要趕緊就醫進行處理,才不會釀成不堪的後果。


更多NOW健康報導
▸強烈冷氣團來襲低溫下探 三高患者慎防心血管疾病猝發
▸國人罹患肝癌主因除B、C型肝炎 另有2成與脂肪肝有關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詩茜/綜合報導】食道癌被喻為老男人癌症,9成患者為50至70歲男性,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陳志毅提醒,除了抽菸、喝酒、嚼檳榔之外,胃食道逆流患者也是高危險族群,以致食道癌患者有年輕化趨勢,提醒「火燒心」民眾如自覺吞嚥卡卡,務必積極就醫檢查。 國健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107年食道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女性慧慧(化名)先前因貧血問題,導致上下樓梯易喘及疲累,因而至血液腫瘤科看診,但後續經檢查發現,貧血竟是子宮肌瘤所導致,故轉診至婦產科,然而在子宮肌瘤手術過後,慧慧因經血量變少,擔心是否為手術後遺症,再次前往婦產科,最後在醫師的解釋下才知道,慧慧並非經血量變少,而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生命之窗慈善協會23日舉辦「SMA病童重獲新生感謝宴」,協會理事長李怡潔表示,2020年對台灣SMA病友而言,是意義重大的一年,首個SMA治療藥物終於開始有條件給付,讓20多位病友取得了藥物治療,也喊話政府及相關單位,希望可以讓更多病友有治療的機會。立委王婉諭受邀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31歲的林先生從事貨運業,經常頭暈、心悸、睡不好,去看了耳鼻喉科也未見成效,甚至還引發恐慌症,嚴重時無法工作,後輾轉至睡眠中心就診,才發現是睡眠呼吸中止症惹禍。被診斷為中度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林先生,醫師建議配戴呼吸器,但正壓呼吸器要價不斐,背有房貸的他考慮過後,發現「訂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