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搞定這5件事 遠離代謝症候群

搞定這5件事 遠離代謝症候群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有人說,代謝症候群的原因除了生活習慣之外,家庭的影響也很大。這句話說得一點也沒錯,肥胖者的家庭成員通常也有肥胖問題,三高家族病史的人,其發病的機率更高。矯正生活習慣不是件易事,很少人能真正狠下心徹底改變生活模式,所以搭配以下建議的生活方式,同時藉由中藥的幫助清除累積已久的熱毒和水毒,將能大幅縮短治療時間。

1. 減少食量

良好生活方式的基本原則就是少吃熱多的食物,例如高熱量或高脂肪食物、即食食品。這項準則不只適用於代謝症候群,也適用於所有因熱而生的疾病。為了預防與治療代謝症候群,不只不碰高熱量食物,還要減少食量才行。代謝症候群的原因是吃太多,所以必須先節食減重。體重和代謝症候群息息相關,減重可以改善血糖、血壓、膽固醇的數值,即使只減了兩公斤,也看得到明顯的改善。

減重時,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也不必逼自己計算卡路里,只要把平常食量減少三成就足以減掉兩公斤了。胃熱的人通常食慾旺盛,要他們節食不太容易,建議漸進式地每週減少一成的進食量,習慣後再逐漸降低。

2. 飲食清淡

大家都知道血壓高時要少吃鹽,攝取太多鹽分時,不只會讓腎臟分泌收縮血管的物質,鹽分還會留住水讓血液量變多,血壓更容易上升;相反地,少吃點鹽可以讓血壓下降約五mmHg。

由此可見鹽和血壓密切相關,而且除了高血壓之外,重口味的食物還會引發糖尿病和肥胖。鹽的主要成分是鈉,鈉能刺激飢餓素(ghrelin)分泌,並且抑制使人感到飽足感的瘦素(leptin),這就是為什麼吃重口味食物時,我們總是不知不覺間就吃過量。此外,吃太鹹就會多喝水,很有可能累積更多水毒,使代謝症候群更嚴重。

3. 水果勿攝取過量

很多人都知道蔬菜水果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有益健康。蔬菜確實能有效預防和治療代謝症候群,但水果就不一定了。水果中含有快速被人體吸收的「單醣」,不利於代謝症候群,更別說是糖尿病了。

比起脂肪,代謝症候群患者更要小心碳水化合物,因為碳水化合物會透過消化和吸收變成糖,快速進入血液中。進食後血糖通常升至140mg/dL,這是相當自然的正常現象,但要是血糖一直降不下來,反而對心血管有害。千萬別嘴饞吃下大量的碳水化合物,這樣會使血糖持續維持在高點,有害無益。

4.戒菸酒

菸酒不利於任何疾病的治療,尤其對代謝症候群更是如此。菸本身就是一種比熱毒和水毒還更可怕的毒,不只損害血管,還有可能致癌,因此非戒不可。高血壓患者光靠戒菸就能使血壓降10mmHg 以上。

酒本身沒有營養素,因此若只飲酒而不進食,就變成只產生熱量而缺乏津液,造成陰虛熱、無精打采和體力下降。以韓國燒酒為例,一天一至兩杯可促進氣血循環和消除水毒,但飲酒過量反而會積累熱毒,長期下來會破壞健康。

5. 增加平時的活動量

代謝症候群必須靠多動來消耗熱量,除了規律做有氧運動之外,最好也能提升日常生活的活動量,例如多利用大眾交通工具來取代開車、邊看電視邊踩腳踏車,或是提前一站下車散步等,只要做些小改變就能提升活動量。

(中醫師教你排熱治病:簡單5招調整飲食、清熱解毒,改善三高、過敏、不孕及過動症等疾病,2週讓你煥然一新!/聯經出版公司 )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

(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延伸閱讀】

家人中風了! 照顧者身心俱疲怎麼辦?

頭皮屑洗不完?臉紅如酒醉 醫師治療、保養乾癬有一套

AI助聽器克服聽損 中年後生活更精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98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大學生嘿咻不戴套,竟是信任對方沒性病。最新調查發現,國內逾5成大學生從事性行為時,沒有每次都戴保險套,多數是相信或確定對方沒有感染性病,少數則認為戴套不舒服,或手邊沒有保險套。 新北市衛生局針對2萬938名大專院校學生進行調查,結果發現,高達5成在發生性行為時沒有每次...

閱讀詳情 »

(圖片取自 一、12種食物狂吸走你多餘脂肪 1、燕麥;2、玉米;3、蘆筍 4、山藥;5、海藻;6、銀耳; 7、土豆;8、芹菜;9、紅棗; 10、山楂;11、菊花;12、蘋果。   二、12種可能毀容的食物 1、臭豆腐;2、味精;3、葵花子; 4、豬肝;5、鹹菜;6、爆米花; 7、魚乾片;...

閱讀詳情 »

益生菌是經過研究證實,能夠定殖於腸道內、並且繁殖出對人體有正面效益之活性微生物的統稱,定期補充具有預防便祕、改善腹瀉、調整過敏體質,甚至具有預防感冒的效果。 腸胃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有75%的免疫組織都聚集在腸道,所以補充益生菌不但有助於腸道健康發展,還可以透過刺激免疫細胞來提升人體的抵抗病菌的能...

閱讀詳情 »

    (圖來源wikihow) 痔瘡是指肛門內部或外部的靜脈腫脹,為骨盆和直腸靜脈壓力過大所致,與便秘、腹瀉和排便用力過度有關。最常見的癥狀是便血,你可能發現廁紙或馬桶里有血。痔瘡可能會發癢、發痛,多數是排便用力過度引起的。肥胖、抬重物和懷孕也會引起痔瘡(胎兒在孕婦子宮裡慢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