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搶救新冠肺炎重症患者 「類風溼性關節炎藥」立功勞

搶救新冠肺炎重症患者 「類風溼性關節炎藥」立功勞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新冠肺炎仍在全球蔓延,各國都在尋找有效藥物。如今台北榮總以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抗第六介白質(IL-6)藥物,成功搶救一名感染新冠肺炎的重症患者,目前這項項藥物,也列入指揮中心最新版的治療指引中。北榮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蔡長祐表示表示,抗IL-6抑制劑有助改善細胞激素反應,使患者病情獲得控制,不過潰瘍、腸道患者須小心使用。

抗生素、升壓劑治療無效 抗IL-6抑制劑剋肺部風暴
北榮收治的患者是一位老太太,由別間醫院轉診而來,北榮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蔡長祐表示,當時情況危急,到了需要使用葉克膜的程度,經過多次討論後,決定採用抗IL-6抑制劑治療,當時全球還沒有其他國家採用此方法治療新冠肺炎,4月9日使用藥物後,肺部浸潤情形改善明顯,後來順利拔管。

北榮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廖顯宗,此患者症狀為休克、呼吸衰竭,使用呼吸器及葉克膜,到院前己用過強效、廣效抗生素,以及升壓劑治療二、三週,治療反應不佳。可能是由於病毒感染後,身體產生細胞激素風暴,影響心、肺功能,才決定給予抗IL-6抑制劑,最後成功治癒這名重症個案。抗IL-6藥物已列入今年6月17日指揮中心公佈第7版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感染臨床處置暫行指引中。
點滴注射560毫克 兩、三週陸續拔管撤掉葉克膜
蔡長祐主任說明,過往研究發現,針對肺部發炎或其他免疫系統引起的細胞激素風暴,使用抗IL-6抑制劑,有助於改善症狀,而肺部發炎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合併症之一;至於其他疾病如惡性血癌,血液造血系統的癌症疾病,有一種叫做CAR-T的治療方法,在研發過程中,因為病人也是產生嚴重的肺部細胞激素風暴,後來也是使用此藥抑制發炎反應。
治療方式主要是採用點滴注射型態,施打劑量依照患者體重而定,廖顯宗醫師說明,該名病人約70公斤、每公斤8毫克,總共在一天內分兩次施打,隔天照X光發現,肺部浸潤情形改善非常多,然後約兩、三週陸續拔管撤掉葉克膜。

藥物改善細胞激素反應 潰瘍、腸道患者小心使用

蔡長祐主任也說,很多疾病造成死亡,不是原始病毒引起,而是發炎反應、破壞組織而致死,抗IL-6抑制劑就是改善細胞激素反應,使患者病情獲得控制,並非直接對抗病毒本身。該院使用的藥物主要用在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健保已納入用藥,但要用於其他適應症,必須經過專案申請才可以使用。醫師提醒,此藥是免疫抑制劑,因此要評估感染情況,以免過度的免疫反應,傷害身體組織,同時少數的副作用為腸壁變薄,可能會有穿孔的危險性,若有潰瘍或腸道疾病患者,必須小心使用,嚴格評估。
【延伸閱讀】

夏天就是要有腹肌、馬甲腺!體雕美學新革命 引領懶人塑身

彰化秀傳紀念醫院檢驗科「心」升級 全自動智能化設備打造新里程碑

醫藥費如巨石!失眠和焦慮相伴 貸款專家教您善用金融貸款度難關

小孩鼻水直流衛生紙不離手! 「減敏治療」有望擺脫鼻過敏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63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食品詐欺(Food Fraud)近年來也是層出不窮的食品問題,只是很多消費者會把它與食安事件混為一談。 其實食品詐欺與食安事件本質上是不同的,因為食品詐欺一般來說沒有安全上的問題,而是一種不當謀取商業利益的手段,就是掛羊頭賣狗肉、拿低價品充當高價品賣。 只是雖然它不是食安問題,但不代表食品詐欺事件不...

閱讀詳情 »

對通路業者而言,進貨產品品質攸關商譽,也左右消費者信心,食品安全與品質好壞,更為許多通路業者所重視。 不過坊間食品種類繁多,相關廠商多不勝數,有責任感的通路業者常花大量資源,確保食品安全、品質無虞,此時TQF(Taiwan Quality Food)驗證的嚴格把關機制,便讓業者在嚴選優質食品時更有客...

閱讀詳情 »

你選的、吃的食品都安全嗎?食物從產地到嘴裡,得經過重重的程序,任何一個環節出了漏洞,食品安全或食品攙偽事件就會一演再演。事實上,面對食安最好的方法,民眾平時應該有意識地「選擇」,才能創造、建構食品的有效安全機制。 在談食品安全前我們先來認識什麼是「食品安全」,根據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將食...

閱讀詳情 »

從 2008 年的三聚氰胺案,2011 年塑化劑案等,近 15 年來發生了許多食品負面新聞,勾起了消費者對食安的關注。 消費者的食安新聞來源主要是電視、網路等媒體,代表著消費者是間接窺視食安的面貌,尤其在後社群媒體的世代,TQF 協會更需要借重新媒體的力量,了解消費者需求,才能讓正確的食安訊息更為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