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操作機械手臂做手術! 王毓淇醫師:像阿凡達

操作機械手臂做手術! 王毓淇醫師:像阿凡達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以前有一個電影叫《阿凡達》,大家可能都看過,電影中軍人們坐在機器人裡熟練地操作,只要手一動,機器人的手就跟著動、動動腳,機器人的腳也會動。三軍總醫院婦瘤科王毓淇主任說,這就跟現在的機器人手術一樣:把機器人架到病人身上,而醫師進入操作台,控制機器手臂幫病人做非常精細的微創手術。

AI、機器人蓬勃發展 台灣手術領先國際

王毓淇主任指出,這幾年一直在講的AI、機器人產業,包括家裡機器人、各種工業機器人等都在蓬勃發展,其實手術室的機器人早已做了超過18年了!美國在大約西元2000年就已經核准機器人手臂的微創手術,在美國尤其像前列腺手術,已有80%是以此方式執行,另外還有30%左右的婦科手術也都透過機器人手臂來施行。

機器人手臂微創手術在2005年引進台灣,所以目前已經執行了13、14年,早就已經是現在進行式了。而未來的手術,基本上都會慢慢往微創的方向邁進,機器人手術的進行勢必也是未來的趨勢。

執行近500例 過來人給年輕醫師的話

王主任分享,越來越多醫師都會慢慢往機器人手臂手術的方向跟進,像他自己就已經執行了將近500例。他常跟更年輕的學生或年輕的醫師們分享,其實機器人手術、微創手術是傳統手術的延伸,還是要做好基本功,就像去少林寺練功夫,做好蹲馬步、挑柴、打水的動作,是最重要的。

王主任補充,施行傳統手術的人,必須對人體解剖很了解,當對傳統手術非常了解後,才能跨步進入微創手術、腹腔鏡手術、機器人手術。一步一步來,絕對不能躁進,才能把傳統手術、微創手術、機器人手術都開好。

機器人手術 傷口小恢復快隔天拔尿管!

機器人手術含括在微創手術的範疇之內,經年累月已經得到了驗證,只要傷口越小,病人恢復一定就更快,隔天就可以拔尿管、行走。傳統大傷口的粘黏程度一定會比較厲害,失血量也較多,疼痛感更大,恢復也比較慢。以整體而言,手術費雖然較高,但相較於傳統手術,微創治療對需儘速返回職場的人絕對有幫助,這是一個世界的趨勢,也是世界的潮流。

【延伸閱讀】

泌尿外科好助手 達文西手臂精準下刀

AI人工智慧 達文西機器手臂誰與爭鋒?!

婦癌手術新進展 達文西機器手臂厥功至偉

摘膽不留疤! 達文西機器手臂神乎其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073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整理) 產後坐月子是華人的傳統,有人說月子做不好,病痛纏到老。一大堆「禁忌」真的有必要嗎? 女人一生中有三個調理轉換的時期:青春期、產後、更年期。歷經生產,身體有了很大的變化,在產後為身體除舊佈新,可以恢復身材、調整體質。但是因應時代的進步,坐月子諸多的傳統,也應該有所修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頭痛,我都交給止疼專家…」這一句止痛藥廣告詞大家都耳熟能詳。於是,大部分人頭痛時,第一個找的不是醫師,而是自己買止痛藥。43歲的邱小姐是房仲業的業務員,因工作關係每天早出晚歸,假日也沒休息;本身有經常性頭痛問題,但因長期忙於工作,頭痛問題一來便自行服用...

閱讀詳情 »

  相信大家從小長到這麼大都有過一個經歷,就是被釘子或者別的什麼尖銳物扎破過腳。我小的時候被扎過的次數都數不過來,可能大家也一樣。那有人可能會問:既然大家都被扎過,還身心健康地長這麼大,那你還什麼啊?其實,事情可沒那麼簡單。 有一種危險的疾病就隱藏在這種看起來平常的小事當中,而且,這種危險...

閱讀詳情 »

均衡飲食必須做到,粗細搭配、葷素搭配、寒熱搭配以及蔬菜水果搭配。 ( DENIS CHARLET/AFP/Getty Images)  療愈系統是人體與生俱來的,可以幫助人體排除外來病菌病毒的傷害,遠離疾病。德國一項研究表明,人體自身有能力治癒60%~70%的不適和疾病。但因為日常生活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