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放寬防疫措施「標準」定調了! 陳時中拍板:滿足這條件就鬆綁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連日「零確診」,疫情相對國際樂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鬆口可能放寬防疫措施,不過,面對媒體連日追問放寬指標為何?陳時中今(29)日強調,不會訂定外部指標,不會以達到「N天零確診」做為標準,唯一條件只有一個,就是個人行為,民眾能把社交距離、戴口罩、勤洗手做到多好。

台灣迄今已連續4天零確診,更是連續17天來沒有本土病例,確診個案數維持在429例。

陳時中表示,「幾天零確診的意義不大」、「只是大家高興啦」,針對防疫措施何時能夠放寬?他並不想訂定外部指標,但會開始把防疫措施慢慢退到個人的防線上。

什麼是個人防線,陳時中指出,意即包括維持社交距離、戴口罩、勤洗手等個人衛生習慣都要維持住,這就是放寬指標。陳時中說,現在防線將要慢慢退到個人、自己的這一條線,在確認切斷大規模傳播之後,儘管國內零星的傳染當然還會再有,但台灣目前醫療量能夠,日常生活不致於受到影響,只要人人都確實做到個人衛生,相信一切可慢慢恢復,生活幾乎正常化。

陳時中強調,外部指標,像是幾天零確診這種,意義並不大,只是大家高興一下啦,重要的是台灣沒有爆發大規模傳播,個人生活守得好,國家才有能力因應可能的眾多突發情況,沒有問題。

照片來源:指揮中心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台灣還有7重症患者加護病房搏命! 3人全靠葉克膜撐住

病毒演化6大類更毒、更要命! 張上淳曝光台灣低死亡率關鍵武器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過去3天,台北市又連續開罰8名居家檢疫卻趴趴走的民眾。台北市衛生局今(25)日表示,分別於22日、23日及24日再對4人、2人及2人開罰,這些人全是在防疫人員上門時被發現未配合規定擅離指定住所,各裁處1萬元。台北市迄今已開罰65人,...

閱讀詳情 »

新冠肺炎持續延燒,全球各地疫情頻傳,台灣也出現數例家庭群聚感染的案例,提醒民眾應更加留心個人防疫工作。目前勤洗手、戴口罩仍是防疫的重點項目,但口罩怎麼挑、怎麼戴、怎麼脱、何時該丟棄替換呢?健談整理一系列口罩使用須知,幫助大家一同防禦疾病來襲。 問題一:口罩怎麼挑?防疫效果有何不同?  口罩的材料一般...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曾有人問 : 掉髮、禿頭、白髮,哪一個問題比較能被接受呢? 雖然白髮容易顯老,但也許白髮是三者中最輕微且最易改善的現象。曾有一項日本研究顯示,無論男性或女性,只要到了50歲左右幾乎都會長出白髮 ; 多吃些青魚、豬肉及貝類等含豐富維生素B的食物可抑制白髮增加。當研究人員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