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放射線檢查輻射量安全嗎? 健康存摺即可查

放射線檢查輻射量安全嗎? 健康存摺即可查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日常生活環境中原本就有來自宇宙射線、地表、食物等天然輻射,民眾去醫院作放射檢查,也會接受到不同劑量的輻射,人體只要接受到輻射,不管劑量是多少,都有引發癌症和不良遺傳的機率存在,沒有低限劑量值,而且致癌或不良遺傳的機率與接受劑量成正比(直線關係),劑量愈高,罹患的機率也愈大。

健康存摺一目了然 醫療輻射劑量參考值

為讓民眾知道個人去醫院作放射檢查之輻射劑量,健保署李伯璋署長表示,健康存摺參考長庚醫院各項檢查醫療輻射劑量資料及三軍總醫院放射部網頁公開資料-放射診斷安全問答(各部位電腦斷層輻射量),計算個人接受放射線檢查之輻射參考劑量,因接受輻射劑量多寡會受許多因素影響,如放射檢查儀器種類、照攝部位的面積、照攝次數等都是可能會影響的因素,然健保資料並未收載醫療院所使用之放射檢查儀器種類、照攝面積等資料,因此健康存摺目前提供給民眾的是醫療輻射劑量參考值。

放射線檢查安全範圍內 無潛在風險疑慮

李伯璋署長提醒,不要因為輻射會對人產生健康威脅而拒絕接受放射線檢查。美國醫學物理協會在2011發表公開聲明,如單次「放射線檢查」輻射劑量小於50毫西弗;短時間(如一年)內進行多次「放射線檢查」,但總劑量小於100毫西弗,則其「輻射劑量」的潛在風險可以忽略,甚至無風險。

各種放射檢查 APP一指查詢

為減少民眾多次接受放射線檢查之輻射劑量及減少醫療工作人員輻射暴露機會,健保署已建置醫療資訊雲端系統,民眾跨院所就醫時,可請醫師利用「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查詢過去的放射線檢查資料,如X光、電腦斷層攝影CT等影像資料以及檢查結果報告,以減少多次照射放射線檢查之輻射劑量。

【延伸閱讀】

攝護腺癌放射治療怎麼做? 和信專業醫師解析

乳癌放射線治療會傷「心肺」? 智慧擋塊技術招降低副作用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39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位51歲的中風男性患者,多年前因腦中風造成右側手腳偏癱,經規則復健治療雖有改善力量,但右手手指蜷屈嚴重,四根手指緊緊扣住掌心,像小叮噹的握拳頭似的無法放鬆,清洗手掌或剪指甲都要費盡力量扳開,又因為手指掌心長期接觸不通風,造成掌心濕黏有異味;手臂僵硬無法伸展,換穿衣服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每週戶外活動11小時 1年減少55%近視機率隨著3C產品使用普及率,視力健康也備受威脅,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102至103年研究結果顯示,若每週戶外活動達11小時,1年平均可減少55%的近視發生機會,且若每週日照時間超過200分鐘,能減少49%沒近視學童罹患近視的機率;...

閱讀詳情 »

撰文/春霓、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一朵朵小巧可愛的花菜,不僅味道好、料理方式多,還是眾所皆知的抗氧化蔬菜,具有抗發炎、抗癌的功效。對於常見的綠花菜、白花菜,除了知道顏色不同之外,還有什麼不一樣呢?   食用的部位不同 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黃楀軒營養師解釋,綠花菜與白花菜彼此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糖尿病是現在全世界的流行病,在台灣,有將近二百萬人罹患糖尿病,其中有95%的患者是第二型糖尿病。糖尿病年輕化趨勢 你我不可忽視糖尿病的年輕化與日常追蹤照護也是需要被重視的議題,陳宏麟院長表示,根據健保署資料統計,台灣糖尿病人口,在過去10年中,20歲以下及20至40歲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