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整合急診到住院 奇美「全人醫療」成橋樑

整合急診到住院 奇美「全人醫療」成橋樑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COVID-19 (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台灣,各大醫院嚴陣以待。有的病人不敢就醫而延誤病情,有的需要住院卻擔心被感染而掙扎,畢竟多數人認為醫院是高風險的環境。

疫情流行期間  篩檢標準化是關鍵

奇美醫學中心全人醫療科主任林高章表示,病人快篩及聚合酶連鎖反應(PCR)採檢,常有「時陰時陽」的情況產生,鼻外繞一圈、採檢太快、唾液口水、居家自篩等,若沒有依照標準化步驟採樣,陰性結果可想而知,也因此「標準化」就很重要。

以病人為中心  跨團隊來整合

不忍病人一床難求的等待困境,醫院也想盡各種辦法,今辦明出(今天解釋清楚,明天一早出院)、整合病房(不分科、常住院)、居家醫療(醫師到府訪視)、急診整合(症狀改善不必再住院)、急診高齡(年紀大的通病處置)、急診居家(急診醫師到府治療)、急診安寧緩和等,都是希望能夠減少病人的痛處。

林高章主任提及,藥師、復健師、營養師、社工師、精神科的急診介入,提供早療復健、用藥、家庭或生活需求解決等,善盡職責的為病人、努力照顧所有需求,真正落實「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

全人等同「全能」  宛如天龍特攻隊

林高章主任強調,全人醫療科(也稱整合醫學科-hospitalists)歸屬內科部,照護急診轉來不穩定等待住院的病人,全由內科不同次專科主治醫師組成。從擔心學術不足到如今個個獨當一面,除了不斷學習充實自己,成員的理念相當重要。沒有付出的精神,醫師就不願意隨時輪班(白班、小夜、大夜每月不定),沒有病人為主的思考,就不願意學習如此多的照護知識,沒有內在堅韌的特質,就不願意面對急診壓力及病人百般的焦慮,加上護理人員協助,才能使全人醫療的運作順暢。


【延伸閱讀】

擦的葡萄糖胺是什麼 它能幫助筋骨靈活軟Q嗎?

銀髮族殺手悄悄來臨 減緩骨質流失這樣做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23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為能提供高品質的觀光醫療服務,國內各大醫療院所都卯足了勁積極規畫;秀傳醫療體系旗下的秀傳101皇家健康會所,就與漢翔航空公司簽署合作協定,對於國際醫療旅遊人士來台做健檢或醫美時,可以搭乘漢翔航空商務專機,進行空中遊覽,深度認識台灣之美。根據交通部觀光局統計,2013年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臨床上,因為病態性肥胖做減重手術的還真不少!就有一名30多歲心衰竭男 子,正在等待換心治療,由於BMI已達35,屬於病態性肥胖,醫師於是建議他要先減重,在做完減重手術後,心臟功能大幅獲得改善,結果換心手術也就不再那麼急迫。收治這名心衰竭男子的北醫體重管理中心主任王偉王偉...

閱讀詳情 »

不論本身是否殘障,我們對於肢體癱瘓的病友似乎多半是關注他們的各種人權與生活便利性,但常忽略了癱瘓肢體如果發生病痛,對病友本身造成的潛在危機。倫敦帝國學院與皇家藝術學院的學生們就設計了一種受傷偵測裝置,可以偵測身體哪個部位可能有傷害產生。這套稱為「瘀傷外傷偵測」(Bruise Injury Detec...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喜歡吃泡麵的人可得注意了!暑假即將來臨,很多人都會宅在家裡,懶得出門時,便會選擇泡麵當作正餐,或是打電腦、滑手機、看電視時隨手來包洋芋片,但要小心!這樣很快就會攝取過多的鈉含量了!國健署提醒,民眾只要吃一碗泡廟,鈉含量就會遠遠超過每日攝取量的一半!(圖片來源/取自網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