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新世紀黑死病?伊波拉病毒防疫須知 | 健康達人網

 

新世紀黑死病?伊波拉病毒防疫須知 健康達人網

伊波拉病毒(Ebola)出血熱二月在幾內亞爆發,肆虐西非,迄今已有 1,323 人染病,並奪走 729 條人命,上個月歐洲和亞洲都傳出疑似病例,所幸證實並未染病。該病毒目前無藥可治,美國《自然新聞》(Natural News)創辦人 Mike Adams 撰文呼籲,現在個人可以做的,就是吃好、睡好,積極加強身體的免疫能力。

伊波拉病毒的傳染途徑

伊波拉病毒被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DC)列為第四級生物危害(一到四級,四級最高),喜歡活動在潮溼、陰暗的環境,不會造成典型的空氣傳染,但會停留在空氣中的懸浮粒子上,如病人咳嗽、打噴嚏而飛濺出來的細小唾液微粒,還有血液、精液,因此只要不直接接觸病人或身上沒有傷口,感染風險其實相當低。

漂白劑、陽光可以殺死伊波拉病毒

消毒是所有防疫措施的重點,已知漂白劑的成分次氯酸鈉(sodium hypochlorite)、甲醇(methyl alcohol)和紫外線都能殺死伊波拉病毒,這也是為什麼陽光強烈的沙漠地帶找不到太多伊波拉病毒,這也是為什麼這次西非伊波拉病毒出血熱疫情主要發生在中非和西非靠近熱帶雨林偏遠村莊的原因。

新世紀黑死病?伊波拉病毒防疫須知 健康達人網 (圖片來源:Moyan Brenn via flickr cc

仍有患者康復應加強個人免疫力

雖然伊波拉病毒出血熱致死率高,但要記住,仍有 5-10% 的人感染後痊癒,這可能跟他們的免疫系統功能較好有關,Mike Adams 呼籲,不要再做讓自己免疫能力下降的事情,如隨意熬夜、吃垃圾食物、吸菸、久坐不動、不曬太陽、接觸化學致癌物質(殺蟲劑、除草劑、草甘磷)等等。

台灣民眾前往疫區應自主監測健康

疾管署提醒欲前往西非疫情發生地區的民眾,應提高警覺,並應特別注意個人衛生與手部清潔,避免接觸有病或死亡的動物,特別是猿猴類,亦不得食用野生動物,尤其是猿猴的肉。返國後 21 天內,應自主健康監測,如出現有發燒、嘔吐、腹瀉、皮膚出疹等不適症狀,應盡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

(首圖來源:U.S. Pacific Fleet via flickrcc

 

資料來源

In search of Ebola cures: Chinese medicine, western herbs, sanitizing chemicals and immune boosting strategies

 

延伸閱讀

伊波拉病毒坐上飛機 猩球開始崛起?

 

 

【本文出自健康達人網;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健康達人網;歡迎加入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worldno1。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愛群醫療機構兒童成長中心正式營運。由愛群醫療機構執行長翁紹評偕同團隊共同揭牌。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李盛雯 / 台北報導 守護生命最初黃金的1000天!愛群兒童成長中心12月正式揭牌,執行長翁紹評指出,醫界與個人都必須重新定義懷孕、生產、養育的新概念。掌握千天顧好新生命更健康、更強健。 台灣生...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無緣無故,竟然心跳加速、胸悶脹氣,當心是「補」過頭了啦!門診就有一名30多歲女性,在吃完麻辣火鍋之後,準備睡覺時,忽然感到心跳加速、胸悶脹氣,當晚毫無睡意並難以入眠、睡睡醒醒,隔天上班進到辦公室不通風的環境,不舒服的感覺又再度發作,接連幾天陸陸續續都有類似的情況發生,...

閱讀詳情 »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編輯部  參考資料來源:美國肝臟基金會(ALF) 雖然無法像心臟那樣,感受到肝臟的存在,但養成健康飲食,肝臟會以正常運作、身體狀況良好等訊息告訴你!但長期飲食不注意,你的身體反應也會告訴你,肝臟『過勞』了。 肝臟過勞的警示訊號 肝臟肩負著人體的解毒、新陳代謝等重要工作...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范綱儀 / 台北報導 2021台灣醫療科技展2日起登場,吸引600個參展機構與企業、30個國際產業協會與會。在再生醫學領域屢受國際研究期刊肯定的長春藤生技由董事長莊雅清帶領團隊,展示最新預防醫學領域成果,主張用周邊血幹細胞儲存「自己的細胞救自己」,引起各界關注。 日前長春藤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