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冠肺炎與流感雙胞胎流行 台大醫:打流感疫苗降風險

新冠肺炎與流感雙胞胎流行 台大醫:打流感疫苗降風險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流感疫苗5日開打,對於防範新冠肺炎,大眾也寄予厚望。台灣大學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的研究團隊,7日於防疫說明會分析上半年南半球流感與肺炎夾擊的經驗,結果顯示流感疫苗施打率越高,新冠疫情嚴重度越低。且施打流感疫苗可以降低因症狀相似的複雜性,還可減少流感使用的醫療資源,若疫苗接種率為90%,可降低23%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流感新冠症狀相似 同時感染恐死亡

關於新冠肺炎與流行性感冒雙胞胎流行(twindemic)的相互影響,公衛學者范僑芸提到,因症狀相仿,流感大流行會造成防疫困難,並消耗醫療資源,倘若同時感染,還可能產生嚴重併發症甚至死亡。為避免流感、新冠肺炎的雙重流行,接種流感疫苗為目前最有力之防疫措施。公衛學者張維容也說明,巴西及義大利皆有證明,施打流感疫苗可以改善新冠肺炎的住院率及死亡率。

流感疫苗證實 減少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施打流感疫苗對於整體新冠肺炎的流行亦有影響,中國研究結果顯示在流感大流行的季節,大量流感病患至醫院就醫,增加罹患風險,且消耗檢驗能量,考量此因素後,若流感疫苗接種率為90%可降低23%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往年接種流感疫苗的實證顯示,失能老人可以減少30%的死亡率,並減少15%因呼吸衰竭導致的住院次數;針對兒童族群,可以有效預防57.3%兒童因流感導致住院。陳秀熙教授表示,因此歐美各國需求較往年大增,但疫苗生產費時,造成供應短缺,各國皆以65歲以上與6個月以下高風險族群優先施打為主,英國還擴大至50歲以上即可接種。

細菌、病毒共同感染 年長慢性病患要注意

除了流感之外,研究團隊也提醒需注意新冠肺炎與其他細菌、病毒、真菌的共同感染,許辰陽醫師說明,檢測發現15-44歲、確診患者發病後的1-4天、重症者都容易發生共同感染,美國及土耳其的報告顯示,65歲以上多重慢性病的患者,容易發生共同感染,且會快速併發重症甚至死亡,因此施打流感疫苗或肺炎鏈球菌疫苗都相當重要。

共同感染風險多寡 影響抗生素投藥時機

共同感染風險的高低,也關係著第一線臨床醫師是否需要早期投予抗生素治療,假如肺炎患者有很高風險合併細菌感染,必須要早期投入抗生素;假如肺炎患者細菌感染風險不高,早期投藥可能提升抗藥性,並造成院內感染的風險增加,這是臨床決策的重要議題。許辰陽醫師表示,這些觀察及議題都希望在疫情之下,能找到對患者最有利的治療方針。

【延伸閱讀】

更年期藥物會致癌? 錯了!天然荷爾蒙相對較不會增加乳癌風險

鬼門關前走一遭! 師兄罹癌竟釀B肝急性復發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73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文/王媛、楊淑棉(新唐人亞太電視台)】台中1名57歲的中年男子,因工作時發生意外,遭極為強勁的水壓噴射到眼睛,造成玻璃體出血與視網膜剝離,視力幾乎失明,經6次手術治療再加上內視鏡輔助玻璃體切除手術後,目前最佳矯正視力已可恢復到0.4。   胡先生回想去(2018)年6月因工作意外,造成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日前一位王小姐參加旅遊團返家後,發生感冒咳嗽情形,因為一時工作忙碌,心想自己還年輕會自然好轉,沒有多加注意照常上班,幾天後不但咳嗽加重,還因發燒和呼吸困難,手指末梢竟發藍變色,緊急到醫院急診室求診,經過醫師安排住院治療一週後,才順利出院。呼吸急促、咳到胸痛 濃痰咳不出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一名97歲的王先生,因為肺炎接受廣效性抗生素治療後,自八月就診斷偽膜性腸炎,中間反覆復發兩次後,持續兩周以傳統口服抗生素沒有效果,住院施打靜脈抗生素也毫無改善,透過嘉義長庚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顏志維,以根治性「糞菌移植術」治療,在兩三天內,就能看到緩解效果。 偽膜性腸炎抗...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