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冠肺炎重症留後遺症? 臺大醫院專業團隊伴走過生命幽谷

新冠肺炎重症留後遺症? 臺大醫院專業團隊伴走過生命幽谷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2019年全球爆發的新冠肺炎(COVID-19)肆虐全球,至今已有超過2億人感染,450萬人死亡。臺大醫院自2020年1月收治第一例新冠肺炎確診病患,之後的一年裡,臺灣力守防疫陣線,然而五月的疫情遽起,再次肩負起診治的重責大任。

新冠肺炎重症 復健需求不容忽視

有些個案不幸發展成為重症,需要使用呼吸器或住進加護病房,即使度過生命難關,病毒卻讓他們留下諸多後遺症,無法回到原來生活。世界衛生組織及歐美醫界,在累積眾多個案經驗後,一致建議評估這些病人多面向的復健需求,提供必要、且為團隊整合性的復健,研究也顯示復健可以有效協助他們提升整體功能以及生活品質。

對此,臺大醫院也組成專責團隊,接受急性病房住院期間的照會治療,並收治複雜個案進行住院的整合性復健,透過團隊照護、全面性評估、設定目標、進行密集復健,獲得了令人欣慰的良好成果。

客製化治療策略 提升恢復速度

在跟新冠肺炎長時間奮戰後,新冠肺炎重症個案面對多重問題,共同的是:肌肉無力、容易喘、血氧偏低、行走困難、日常生活自理困難,還有出現情緒低落或嚴重認知障礙,讓復健的挑戰度更高。

復健團隊成員透過高度專業與良好溝通,提供病人客製化的治療策略;大多病人運動時血氧偏低,需要在復健過程中隨時監控,團隊鼓勵病人進行高重複、低負荷的運動,並學習配合例行功課與自我評估身體狀況的技巧,調整活動強度。

跨科別幫忙 病患獲得全面性照顧

此外,復健團隊還充分運用影片與圖示教導,讓病人與家屬了解改善居家環境與照顧者技巧,提升自理日常生活的能力。

而胸腔科、耳鼻喉科及精神科醫師也提供必要的照會諮詢,還有社工師、營養師、心理師與出院規劃管理師協助,讓病人在住院中及出院規劃過程,都獲得全面性支持。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43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曾經這樣盛讚:“可生可熟,可菹可醬,可姑可醋,可飯”,是“蔬中之最有利益者”。確實,蘿蔔除了是人們喜歡食用的大眾化蔬菜外,它的藥用價值更令人刮目相看。 圖翻攝自微信 中醫認為,蘿蔔性平微寒,具有清熱解毒、健胃消食、化痰止咳、順氣利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1名國小女童臉上出現白色脫屑症狀,家屬原以為是在學校貪玩沾到粉筆灰,但卻怎麼洗也洗不掉,就醫檢查才發現原來是罹患白色糠疹;開業皮膚科診所主治醫師葉昱廷指出,白色糠疹屬於皮膚科常見疾病,患者皮膚會出現白色斑塊,且有脫屑現象,通常以小朋友和年輕人為高危險族群。 白色糠疹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國內肺癌罹患率創新高!根據國健署所做的2013年台灣癌症登記報告顯示,肺癌新增人數破萬,為11,751人,2012年增加59人,肺癌時鐘平均每44.7分鐘就有一人罹病。不過,在治療部分卻出現好消息;根據最新研究發現,第三代TKI標靶藥做為第一線治療,可使晚期肺腺癌患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