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早晨出現這種狀況 男人你有可能是病了

早晨出現這種狀況 男人你有可能是病了

臨床研究證實,許多疾病都會在清晨出現獨特的症狀,男人需要提前認識和瞭解這些症狀和徵兆的表現,才能能及時的發現潛在疾病,對症治療。

1、晨僵:

晨僵是指清晨醒後,感覺全身關節、肌肉僵硬,活動受限。在活動後,關節和肌肉才逐漸伸展開來。一般來說,中老年人如果有明顯的晨僵,且全身關節活動不靈活,就說明可能患有類風濕、風濕、骨質增生等疾病;一些有過敏疾病的患者,如多形紅斑、皮肌炎、硬皮病等,也會出現明顯的晨僵現象。

2、浮腫:

一般健康人在早晨醒後也可能出現輕度的浮腫,但起床活動後浮腫現象應在20分鐘之內徹底消失。如果在清醒後,頭面部仍有明顯浮腫,特別是眼瞼浮腫,提示患者有腎病或心臟病,有此症狀者應到醫院檢查一下腎臟及心臟的情況。

3、頭暈:

正常情況下,早晨起來時應該感覺頭腦清醒。如果晨起後頭腦昏昏沉沉的,或者有頭暈現象,患者可能有頸椎骨質增生,壓迫頸椎動脈,影響大腦血液供應。另外,人在血黏度增高時血流減慢,血氧含量下降以致大腦供血供氧受到不良影響,而血黏度的高峰值一般在早晨出現。所以早晨頭暈、頭昏者有可能患有頸椎病或患有高黏血症。

4、早醒:

有些人在早晨4、5點鐘即從睡夢中醒來,醒後疲乏無力,難以再入睡,而且醒後心情不輕鬆,反而鬱悶不樂。

這種表現臨床上稱之為早醒失眠。臨床觀察,早醒失眠主要見於各類抑鬱症和精神心理障礙病人,尤其抑鬱症患者多見。有一些老年人出現心理障礙的最早症狀就是早醒失眠,並伴有煩躁不安症狀,嚴重的會導致輕度精神障礙,老年性痴呆也與其有一定關聯。所以,老年人早醒失眠不容忽視,更不應視為正常現象。

5、飢餓:

有些人在凌晨4、5點鐘醒來後感到飢餓難忍,心慌不適,還伴有疲憊無力,如果吃一些食物後,症狀可以有所緩解。但仍可有口乾舌燥,想喝水的念頭,這些症狀又在吃早飯後逐漸消失。這就有可能是糖尿病的表現。如果已知道自己是糖尿病患者,凌晨出現上述症狀,說明服藥方法和用藥劑量不妥。

 

來源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醫生,就是這包藥!」急診患者郭先生的太太從包包中拿出藥袋並告知醫師,醫師經藥物判斷病患為心房顫動患者,平日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血劑,因此,若要為診斷為急性腦梗塞的郭先生進行後續緊急靜脈血栓溶解,就必須先恢復凝血功能。還好該藥物有恢復凝血功能的反轉劑藥物,才能及時讓郭先生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長時間照顧失能家人的壓力,常常讓照顧者苦不堪言又備感孤單。雖然政府及民間單位積極推廣長照服務,但許多地區仍礙於照服員人手不足,許多喘息服務看得到,卻吃不到。有鑑於此,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家總)研擬一套互助喘息服務,規劃讓四組有失能家人的家庭在特定時間,共同到「復...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桃園報導】口腔癌是我國男性大敵,發生人數和死亡人數均高居癌症排名第4。患者接受化放療時,易因副作用而使體力流失,最後無力完成整體療程。醫學期刊《癌症研究與臨床腫瘤學雜誌》近日刊登我國最新醫學研究成果,內容指出,化放療搭配「癌因性疲憊症」治療藥物,能降低貧血、厭食等副作用發生,維...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春節假期很多人都會回「南部」家鄉,其實台灣已經有很多民眾,新春會跟著父母回到更南端,「東南亞」國家探視家人,雖然台灣正處冬季,不是登革熱等疾病流行期,但東南亞至今有傳出許多案例,新南向人員健康服務中心與衛福部疾病管制署共同提醒,前往東南亞地區要做好防蚊等防疫措施。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