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早期失智難察覺 親友應留意細微改變

早期失智難察覺 親友應留意細微改變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台灣失智症協會邱銘章理事長表示,早期失智症外觀與一般人無異,但在記憶力、方向感、語言、個性及行為上會有些改變,家人或親友需細心觀察,若發現家中長輩出現失智症早期徵兆,須盡快尋求醫療及相關資源的協助。

一名失智症患者家屬表示,太太以前很愛打麻將,某天卻不再出門打牌,詢問太太卻只得到一句「我不想打了」,直到問了太太牌友後,才知道原來是太太的牌技變差,遭牌友們嫌棄;之後太太陸續出現煮菜忘了調味、認不得朋友,甚至連十多萬的鑽戒都會忘記放在哪裡等等症狀。直到後來就醫檢查,才知道太太罹患失智症。事後他反省,認為自己當時不該常罵患者糊塗。

邱銘章指出,失智症患者的社交語言是最晚喪失的,在與患者對話時,患者會裝沒事,回答閃爍其詞、模稜兩可,此時家屬或親友需反覆詳細詢問,來做確認。邱銘章進一步提醒,不要罵患者「你怎麼什麼都不會?」、「說過幾百次了怎麼都不記得?」等話語,這樣不止會傷了患者的自尊,也會傷害彼此間的關係,所以一定要留意患者細微的改變,及早接受治療。

民眾若有失智症相關問題,可撥打台北市衛生局失智症關懷專線1999轉5880,其他地區民眾亦可撥打0800-474-580全台服務專線,歡迎民眾多加使用。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9239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每年年節期間都是失智者走失的高峰,尤其寒冬中走失,更增加意外風險,為提升國人對失智症警訊的察覺,且加強守護爺奶防走失的策略,台灣失智症協會與臺北市大同區大同國小、臺北市大同區健康服務中心及富邦人壽共同舉辦「守護爺奶平安過年」宣導活動,藉由失智教育動畫教導小朋友如何與爸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抗老是拜現代醫學進步,大大提升平均壽命後,大眾最關心的議題.各個專業領域也從不同角度切入來幫助民眾抗老.身為物理治療專業今天也來分享從物理治療角度切入來讓大家學習抗老!物理治療抗老 幫助提升「人類生長激素」物理治療抗老最重要的環節就是幫助大家提升「人類生長激素」讓我們先由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春節將至,親友團聚一定會聚餐享用美食佳餚,然而在春節過後常有許多糖友(糖尿病患)、腎友(透析患者)回診檢查時發現糖友血脂、血糖過高,而腎友的血鈉、鉀、磷過高且血脂肪及水也一路蓄積。傳統年菜可以提供充足的蛋白質(魚、肉、豆、蛋)但也伴隨了高脂、鹽及過多的熱量和糖分。飲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營養的食物可以提供眼睛需要的養分,進而維持眼睛的健康。吃的食物中若含有多種維他命、營養素及礦物質,就是所謂的抗氧化劑,可避免或減緩許多眼疾,如白內障、黃斑部病變、青光眼及乾眼症的發生或惡化。飲食均衡 眼睛需要的營養素有這些一個平衡的飲食是由不同的蛋白質、奶製品、醣類、適度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