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春節怎麼過?  過半民眾不忘運動

春節怎麼過 過半民眾不忘運動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春節跟健康喊話 大吃之餘不忘運動

運動的好處多多!對於想運動卻不知道從何開始的民眾,國健署提供三招年節運動妙方「快樂動」、「輕鬆健走」、「預作暖身」,邀您一起樂運動!

把握「快樂動」時光 親朋好友一同動

春節享受美食,別忘了運用出外拜年、探親訪友、全家出遊或購物的機會,把握「快樂動」及每週150分鐘以上中度身體活動的原則。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兒童及青少年每週進行420分鐘(每天1小時)以上中等強度身體活動,18至64歲成人及65歲以上長者,每週進行150分鐘以上中等強度身體活動。把身體活動融入日常生活,就近運用社區公園、健走步道、自行車道或免費開放學校運動場、運動中心,邀請親朋好友一同動起來。

輕鬆「健走」好消化 維持健康就要走

「健走」是很好的入門身體活動,國健署表示,只要穿著輕便服裝、運動鞋,加快平常走路速度,達到微流汗程度,即為中等強度身體活動,建議每日至少健走1萬步,健康有活力。其他例如整理庭院、幫忙做家事(包括拖地、倒垃圾等)、跳健康操、騎自行車、登山健行等,從每次10分鐘開始分段累積身體活動量,皆有助於健康。

國健署提供健走小口訣:「抬頭挺胸縮小腹、雙手微握放腰部、自然擺動肩放鬆、邁開腳步向前行」。記得口訣,就能輕鬆將健走融入生活中!

充足暖身 才能「快樂享運動」

國健署強調,不論是戶外還是室內活動,運動前都要做暖身運動,享受運動時也要記得愛護自己身體。想在家裡與親友一同做健康操的民眾,可以至國民健康署網站之「健康學習資源」/「youtube專區」下載上班族健康操(15分鐘)。

另有針對65歲以上長者開發之高齡者健康操(20分鐘),每天上下午各與家人好友做1次健康操,共享運動樂趣,並可累積至少30分鐘身體活動量;此外,若需各縣市健走步道資訊,可至國民健康署網站之/「健康主題」/「健康生活」/「健康體能促進」/「社區健走步道」項下查詢。

運動五大準備 事前工作不可少

1.做暖身運動

2.檢視是否配妥禦寒裝備

3.運動時不飲用酒精飲料

4,疾病患者應先與醫師商討合適運動方式和準備藥物

5.如果空氣品質不佳,應減少外出、戴口罩,或改成在家中做健康操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686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隨著年紀愈來愈大,骨質的流失導致骨質疏鬆問題,但許多老人家卻不自知,往往在跌倒骨折後才發現。大林慈濟醫院為了推廣骨鬆正確觀念,在日前於醫院大廳舉辦一場「輕鬆對抗骨質疏鬆健康」健康講座,除了有骨科醫師教大家如何預防骨質流失及保健骨頭,並有骨質密度等相關檢測,場面相當熱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有鋼鐵V之稱的徐若瑄,以40歲高齡懷下兒子Dalton,但其從懷孕前到正式懷上小孩,都嚐盡不少苦頭;懷孕後期不僅挨了上百劑安胎針,整個孕程也幾乎都在病床上度過;究竟安胎的目的是什麼?有哪些注意事項呢?有早產跡象就要安胎 以減少早產併發症發生嘉基產科主任王培中醫師表示,安...

閱讀詳情 »

結石是什麼形狀?醫院裡,護理師一邊數著醫師剛從急性尿滯留患者體內取下的膀胱結石,一邊為結石的形狀嘖嘖稱奇,因為這將近100顆的膀胱結石,與常見的不規則形狀不同,幾乎個個都平整地像顆骰子! 李老先生經手術取出近百顆骰子狀的膀胱結石,才改善排尿障礙的問題。(圖片提供/衛福部台中醫院) 這1名80歲的患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有位90歲的老阿嬤,因為吃不下飯,而且右腳突然腫大,甚至比左腳大了2倍,因而被家人送到振興醫院急診室;經由急診醫師安排電腦斷層檢查,竟然發現阿嬤的卵巢裡長了一顆28公分的大腫瘤。由於這位老阿嬤年事已高,醫師和家屬討論後,決定以單孔腹腔鏡手術,術後阿嬤復原神速,開刀三天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