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最新《自然》小型研究 新冠病毒可能染病初期感染力最強

最新《自然》小型研究 新冠病毒可能染病初期感染力最強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新冠病毒可能染病初期感染力最強!權威期刊《自然》1日發表小型研究指出,重症患者的病毒排放量,約第10-11天達高峰,輕症患者則第5天即達高峰,到第10天則可能不具傳染力。明尼蘇達大學傳染病研究與政策中心主任Michael Osterholm表示,該病毒脫落(viral shedding)研究對於了解臨床病史和公衛決策至關重要。

輕症開始出現時 感染初期可能傳染力高 

根據《現場科學》報導,該研究僅有9名案例,但仍暗示了新冠病毒為何如此容易傳播:許多人僅出現輕微、類似感冒的症狀時,感染力卻最強。

研究團隊分析了患者的鼻子、喉嚨、血液、尿液、糞便和痰等樣本,檢查各樣本是否存有病毒的遺傳物質RNA,確定不同病程究竟存在多少病毒。

作者指出,新冠肺炎(COVID-19)和SARS出現明顯對比,在SARS患者中,當感染從上呼吸道深入肺部組織,病毒排放量在發病後約7-10天達到高峰。然而,7例COVID-19患者中,「病毒排放量在第5天前即達高峰,且比SARS患者高出1000倍以上。」

不過,對於兩名出現肺炎的重症患者,病毒排放高峰直到第10-11才出現。至於輕症病例中,病毒排放在第5 天後穩定下降,到第10天,患者可能不再具有傳染性。

輕症8天後採檢不出病毒 傳染力漸弱

然而,檢測病毒RNA存在,不能確定患者是否具感染性,因為可能只是死病毒殘存的RNA。對此,為了解患者染病過程中,哪些時段具感染性,研究人員也試圖從樣本中分離活病毒。

研究發現,輕症染病初期,都能從喉嚨、鼻腔和痰液分離出病毒,8天後就沒有病毒跡象,顯示可能沒有傳染力,但此時核酸檢測仍是陽性。研究團隊指出,這也可以解釋為何中國研究表示病毒在體內存在14天之久。

至於血液、尿液、糞便檢體都無法培養出病毒。不過,有4名患者,在染病6-12天,糞便中可採檢出病毒核酸。研究團隊指出,未來應針對糞便是否感染繼續研究。

針對研究應用,研究團隊認為,如果症狀超過10天,且喉嚨採檢病毒量少於每毫升1萬病毒量的患者,可以選擇出院並居家隔離。

參考資料:

Coronavirus may be most infectious when symptoms are mildest, small study finds

Wölfel, R., Corman, V.M., Guggemos, W. et al. Virological assessment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COVID-2019. Nature (2020).

【延伸閱讀】

對付嚴重型氣喘教戰守則 陳怡行醫師解答不可不知

怕新冠不敢到院回診? 醫師教糖友如何抗疫不「傷心」

C肝高盛行區首重宣導與防治 助民眾遠離肝害

超前部署防斷藥! MIT製藥相挺防疫、穩定供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571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英國女子驚悚怪病如畫皮,皮膚起泡脫落十分恐怖,這究竟是什麼病呢?好好的一個漂亮女孩就這樣被毀了,這種驚悚怪病有辦法醫治嗎? 以下圖源:via 英國17歲的年輕女孩琳恩‧ 豪斯(LeanneHowes)近日因為服用胃藥產生不良反應,造成全身皮膚大面積起泡剝離脫落,模樣非常悽慘。病情最嚴重時,她的皮膚滲...

閱讀詳情 »

便秘是指大便秘結不通,排便間隔時間延長,或雖有便意,但排便不暢。習慣性便秘,很大的原因是因為你有習慣性的不良習慣。改善自己不良的習慣可能引起的便秘就能有效從源頭改善便秘問題。 患有習慣性便秘的朋友應注意以下幾點。 ★ 注意飲食結構,改變偏食的壞習慣,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油膩性食物,多喝水。 ...

閱讀詳情 »

  via 紅薯富含膳食纖維、鉀、鐵和維生素B6等營養素,且熱量很低。 紅薯與紫薯等同屬甘藷類別。甘藷可分為紅心、黃心、白心、紫心多個品種,它們除顏色和口感略有不同外,營養價值的差別並不大。  紅薯是冠軍蔬菜女人吃紅薯6益處 甘藷最大的特點是含有豐富和優良的膳食纖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