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朋友戒菸靠電子菸,電池竟然突然爆炸,還炸到舌頭及喉嚨!研究:致癌物更多!

朋友戒菸靠電子菸,電池竟然突然爆炸,還炸到舌頭及喉嚨!研究:致癌物更多!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電子菸的使用率已經大幅提升,許多人會為了戒菸選擇改抽電子煙,吸菸時會產生類似抽菸時產生的煙霧,事實上,這些製造煙霧的溶液中,包括已知的致癌物及有毒化學物(如甲醛、乙醛),另外,在霧化過程中可能產生有毒金屬奈米粒子等,因此想要依靠電子菸戒菸,卻反而會使身體造成更大的負擔。

有香味恐誤認零食 上癮中毒

電子煙液態尼古丁有多種鮮豔的顏色和味道,如棉花糖、巧克力、水果、香草等,煙油包裝、名稱、香味等設計,皆採用青少年偏愛的風格,吸引兒童與青少年嘗試,對於學齡前幼童而言,更有可能會被誤認為是一般的糖果零食,導致尼古丁上癮,甚至誤食中毒。

環境、溫濕度、安全性 都有風險

電子煙以青少年為行銷對象,而青少年比成年人更易受廣告與影片的影響,可能成為青少年吸菸新的入門物質,電子煙存放的環境,包括周圍的溫濕度、充電的環境、使用者不當使用,載具之安全性,都有可能具有潛在的危險,如酌傷、失明等。

有吸毒功用 處3年有期徒刑

電子煙具有當成毒品吸食器之功用,如做為大麻等毒品的吸食器,國內於2014年有民眾在網路上購買電子煙,竟含第2級毒品安非他命 ,吸食除遭受毒害外,並觸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可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

具爆炸風險 含尼古丁、致癌物

曾有民眾在家抽電子菸,電池突然爆炸,導致碎片崁入舌頭及嘴唇,有的使用者有臉部撕裂傷、炸到舌頭及喉嚨,甚至有的連牙齒也被炸掉,電子菸具有潛在爆炸風險,也與普通菸品一樣,含有尼古丁及致癌物質,想要戒菸的民眾,可至各縣市醫療院所戒菸門診,由專業醫師協助戒菸。(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電子菸的使用率已經大幅提升,許多人會為了戒菸選擇改抽電子煙,吸菸時會產生類似抽菸時產生的煙霧,事實上,這些製造煙霧的溶液中,包括已知的致癌物及有毒化學物(如甲醛、乙醛),另外,在霧化過程中可能產生有毒金屬奈米粒子等,因此想要依靠電子菸戒菸,卻反而會使身體造成更大的負擔。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 鼻咽癌是頭頸部癌症中第二常見,僅次於口腔癌,在台灣每年約10萬人中會有5至6人罹患鼻咽癌,好發年齡為50-60歲,男女比例約為3:1。罹病原因除了長時間吸入有害氣體,如空氣中的石棉、鎳、吸菸或二手菸等因素外,多數的鼻咽癌與EB病毒(第四型人類皰疹病毒)感染有密切關...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 月經來臨前臉上常冒痘痘的25歲王小姐,平常口乾舌燥,每當月經結束後,就會買市售的四物飲來調理身體,但飲用後容易有腹瀉的情況,除了上述症狀,王小姐就診時描述了更多症狀,加上舌診和脈象,中醫師診斷她的體質屬於氣陰兩虛,兼有熱象,必須依照個人體質調整四物湯的藥方內容,方...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 為何大眾時常將自慰、性與負面畫上等號?醫師對此表示:「大眾對於自慰迷思的原因,可能來自社會不談、學校也不曾教導,首次自慰體驗基本以自我探索或是上網查詢資訊為主,過程中有許多口耳相傳的錯誤觀念,導致大家對於自慰有許多誤解。」根據全球自慰大調查,台灣社會談性風氣雖逐步...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 9月10日是「世界預防自殺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報告指出,每40秒就有一人選擇自殺。自殺在整個生命週期中發生,並且是2016年全球15-29歲兒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預防自殺:農藥註冊和監管機構的對策》報告指出,雖然全球79%的自殺發生在中低所得國家,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