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服用抗憂鬱藥 避免與「這些食物」同時吃

服用抗憂鬱藥 避免與「這些食物」同時吃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冬天日照減少,濕冷、灰濛濛的天空讓人愁。而這波疫情恐怕會讓今年冬天愁上加愁。最新研究發現,疫情對全球心理健康產生重大影響。

憂鬰成因未明 症狀需要檢視 

「憂鬱症」是一種會影響情緒、思考、行為及活動力等的疾病,低落的情緒會持續表現,影響個人的日常生活與人際關係,症狀包括常感到情緒低落、沮喪或失望,對日常活動失去興趣或樂趣,體重顯著減輕或增加、疲倦等。

現階段仍未確切了解憂鬱症的成因,普遍認為與血清素與正腎上腺素等神經傳導物質的濃度太低有關。一般而言,輕微憂鬱症,可以採用非藥物治療,如心理治療,幫助病人用正向眼光看待事物,即便諮商結束,效益還會持續;若影響到工作、生活、課業表現,心理諮商合併藥物治療,被認為是最佳的組合。

選擇抗憂鬱藥 第一代抗憂鬱藥為治療首選

在藥物治療選擇,第一代抗憂鬱藥主要是非專一性抑制神經傳導物質代謝,補充失衡不足的血清素及正腎上腺素,像是:三環抗憂鬱藥、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Is);而新一代抗憂鬱藥,就提升血清素及正腎上腺素來說,比較有專一性,療效佳,副作用較小,是目前治療首選。如果對於SSRI類藥物療效不佳或難以耐受,除第一代抗憂鬱藥外,也可以使用非典型抗憂鬰藥、血清素調節劑。

一到兩周才有效果 憂鬱藥不會成癮

服用抗憂鬱藥,通常需要一到兩周才開始見效。服藥6到12周,藥效才能完全發揮出來。許多病人擔心服用抗憂鬰藥會上癮、戒不掉,所以抗拒服藥。其實,抗憂鬱藥並不會成癮。藥害基金會強調,切莫自行貿然停藥,尤其是已經服用超過四周以上,猝然停用,一到兩天內有可能會發生停藥症候群,常見的副作用有腹瀉、噁心嘔吐、性功能障礙、嗜睡和體重增加。

服用抗憂鬰藥 注意飲食作用

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如果正在服用抗憂鬱藥物,尤其是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Is),建議避開富含酪胺酸的食物,例如:經過發酵醃漬加工品,包括起士乳酪、醃漬肉品(臘肉、香腸、培根)、優格、酒類、味增等。酪胺酸是一種幫助人體調節血壓的胺基酸,會受單胺氧化酶調節與分解。服用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Is)則會抑制單胺氧化酶作用,若又攝取高酪胺酸的飲食,體內酪胺酸會快速累積,引起嚴重高血壓危象。

【延伸閱讀】

抗憂鬱藥物現曙光? 研究:甲型干擾素可抗憂鬱

疫情造成全球憂鬱! 研究證實:憂鬱症、焦慮症者大幅提升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32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台灣空汙季,空氣品質惡化影響視力 當心成為都市「糊矇族」!2021年一開始,寒流接二連三,不僅帶來低溫,冷空氣也伴隨著空汙問題!不良的空氣品質會直接造成身體上的不適,除了喉嚨不舒服、過敏,還可能造成「視力模糊」的症狀,中國附醫角膜科主任江鈞綺醫師提醒你,若感到視線不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全民防疫戴口罩,冬季常見的小兒呼吸道感染發生率明顯下降,但小兒科醫師發現小兒腸胃炎卻增加了!臺中慈濟醫院小兒科主任李敏駿提醒家長,放寒假與春節期間,聚餐機會大增,必須特別注意飲食安全。口罩戴好戴滿 呼吸道感染人數降李敏駿主任觀察,往年每到冬季,來看診的十個病童,罹患呼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台灣今日本土掛0,新增三位境外移入。部立桃園醫院群聚事件外界仍十分關注,除了星期六多了4起本土案例,過去八天中有七天未新增。目前確診的19人中,除了案907當天確診過世,其餘還在醫院中,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當中有2位屬重症在加護病房,4位有輕、中症肺炎狀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陳女士,78歲,先前患有糖尿病、慢性腎衰竭、腦中風、帕金森氏症及長期臥床,這次因早上家屬起床,發現其腳底莫名其妙有一個大水泡,故趕緊送安南醫院急診室求治。急診室柯淇淋醫師在身體檢查後發現其右腳底有一個約1.5%體表面積的大水泡,但足背、小腿或另一隻腳都沒有特別的異常。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