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本土+14、死亡+1!北桃多點齊爆 聯邦銀行一夜激增11例「擴及家人」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不見收斂,反而爆不停!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3)日下午公布國內新增65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4例本土個案及51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例死亡。其中中壢聯邦銀行健行分行一夜之間激增多達11例,包括10名行員以及1名行員的家人全部確診陽性;另外,居服員乾妹妹案17507再有2名家人居隔期滿前確診;北市聯醫仁愛院區1名護理師染疫。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今日新增的死亡個案是12月中旬自越南搭乘醫療專機返台的民眾,返台時就已經插管,最後不治。

桃機自1月3日爆發本土Omicron個案以來,群聚人數不斷增加,且從機場到社區、家庭、職場等地,一口氣衍生出多條傳播鏈,除了機場本身的清潔員、保全、手推車工作人員以外,手推車工作人員案17473的妻子、擔任居服員的案17472更已造成照護家庭、電子廠以及銀行等多點後續傳播。

其中中壢聯邦銀行健行分行短短兩天就快速爆出14例確診個案,從一開始與居服員「面對面直接業務」的案17630,因為發燒、喉嚨不適,主動採檢確診後,指揮中心先在12日公布包括案17630在內共3名工作人員確診,昨深夜又緊急宣布一口氣新增9例確定病例(Ct值介於18.2至26.5),今日又多2例,均為匡列接觸者擴大採檢的銀行員工及家人。

至於北市聯醫繼中興院區之後,也再出現第二個淪陷院區,一名30多歲專責病房的女性護理師確診(Ct值16),是在11日上午接種第三劑疫苗後,當日下午就出現發燒、喉嚨痛等症狀,原以為是打疫苗造成的副作用,但12日主動通報、進行PCR採檢,報告結果卻為陽性。

照片來源:指揮中心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深夜壞消息!桃園銀行員群聚多2男7女確診 「1/4-12去過就危險」

北市聯醫第二院區淪陷!仁愛院區證實護理師染疫 接觸25人初採陰性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示意圖非當事人 (左圖為zhanlue 右圖翻攝自ptt01)下同 國外一名女子在這幾個月以來,一直有著腹痛與胃酸倒流的困擾。不過她因著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而遲遲沒有就醫。一直到上個月,婦人在身體突然出現黃疸症狀後,這才決定到醫院檢查。   醫生為她進行測試與超聲波檢測後,赫然發現她...

閱讀詳情 »

  via 痔瘡也叫痔核,是中老年人常見的一種疾病。俗話說“十人九痔”,可見它的發病率之高。形成痔瘡的原因很多,主要是肛門、直腸位於身體的下部。由於地心的吸力和腹腔盆腔臟器的壓迫,靜脈血液向上回流受阻,再加上直腸靜脈叢的血管缺乏靜脈瓣,血液向上回流後又有一部分漏下...

閱讀詳情 »

每到夏天,動不動就一身汗,運動過後更是汗如雨下,醫師表示,為身體補充水分得視情況而定,平常適量飲水即可,但大量、持續性流汗後,一定要喝運動飲料,才能補充流失的水分及電解質,除了選擇購買市售外,也能自製喔!高溫炎熱的夏天,大家都知道要多喝水,但光是「大量喝水」還不夠喔!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家庭...

閱讀詳情 »

台灣每年有高達兩萬位民眾,因膽囊疾病切除膽囊,當健康檢查發現有膽結石時,可以靠食物來排除?罹患膽結石,到底該怎麼吃,才能有效減少膽囊的負擔?年度健康檢查做腹部超音波時,意外發現肚子裡的膽囊有膽沙、膽結石;每當大吃大喝後,覺得容易脹氣,右上腹隱隱作痛,有時會延續到背部、右肩,痛到冒冷汗、嘔吐,甚至出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