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本土+21、境外+43!北市規劃2.5級SOP? 陳時中回應

本土+21 境外+43!北市規劃2.5級SOP? 陳時中回應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今(27)日有21例本土個案,境外移入有43例。落地採檢的檢驗人數增加,然陽性率沒有上升,略微下降,是好現象。桃園目前新增13例,今日最大的突破,是幼兒園與火鍋店的群聚案串起來。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目前全台共有10條傳播鏈,其中宜蘭、雙北的病毒序列與桃園機場、高雄港不一樣,與其他零星的傳播鏈要分開來看。


桃園疫調重大突破 2傳染鏈合成1條


龍潭退休人士「案18514」這條傳染鏈,昨日新增的案例為該案的家人,今日新增個案為餐廳負責人(案18645)。今日最大的突破為:原本案18135火鍋店染疫者有5位,幼兒園群聚新增較多人;經過桃園衛生局的疫調以後,發現兩起群聚有關聯。「這3組中有2人是母女,3組人都有連結,同時間、同地點用餐,顯示幼兒園群聚與火鍋店群聚有關連。」另外一位阿嬤(案18631)同時間用餐,傳染給丈夫(案18632)、女兒(案18634)與孫子(18633)最後傳給另一個孫子(案18630),接下來就有幼兒園的染疫;該幼兒園新增一例,案18685。陳時中表示,「整串的來源還不清楚,但源頭已收束為一個。衛生局也持續在疫調釐清中。」


本土+21 境外+43!北市規劃2.5級SOP? 陳時中回應

▲桃園2條傳染鏈合併為1條。(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零星確診個案 桃園、宜蘭疫調中


桃園有3個單獨個案正在疫調中。另外1例為宜蘭礁溪長榮鳳凰酒店的員工朋友的家人。案18443、案18468、案18479基因序列一致。「案18495」的朋友「案18521」其家人也染疫(案18636),該案住處在桃園,因此歸為桃園個案。


本土+21 境外+43!北市規劃2.5級SOP? 陳時中回應

▲桃園仍有零星感染案,感染源需待釐清。(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本土+21 境外+43!北市規劃2.5級SOP? 陳時中回應

▲宜蘭礁溪老爺鳳凰酒店新增1人確診。(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高雄港新增8人 為「Omicron妹妹」BA.2


關於高雄港現狀,羅一鈞表示,高雄港新增8個案例,皆可與過去的個案連結,多數為同職場與家人,沒有不明感染源的個案。藍色圓框屬於新定序出的Omicrom的「BA.2」,這個序列僅高雄港傳染鏈獨有。另外機場防疫人員也不是相同的BA.2,這條線也止息了。羅一鈞昨日曾提過,目前有10條傳播鍊,有2條屬於BA.2,目前需要阻絕的是高雄港這一條。


本土+21 境外+43!北市規劃2.5級SOP? 陳時中回應

▲「重中之重」高雄港傳播鏈新增8人。(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北市獨升2.5級? 陳時中回應


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表示,因為北市有多家餐廳有足跡,已經規劃「防疫警戒2.5級」的SOP,28日上午將會討論。陳時中回應,「我想那只是1個形容,介於2到3級的較強勢管制」,除非與中央有扞格之處,只要大方向符合指揮中心指引,都會授權地方辦理。


陳時中表示,現在全台的風險處為「兩大兩小加零星」,大是桃園、高雄港相關的群聚案,小是雙北市與宜蘭飯店案,加其他零星個案。「地方衛生局皆相當積極疫調,以防範感染源。」


本土+21 境外+43!北市規劃2.5級SOP? 陳時中回應

▲本日新增21例本土病例,以及43例境外移入。(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癌症時鐘又快轉11秒! 大腸癌連14年居10大癌症榜首
▸大啖年夜飯皮膚病竟爆發! 中醫點名:這些年菜要忌口

相關推薦

種疫苗拉哩拉雜二三事  【本文來自《發燒免驚!搞懂流感、腸病毒,小兒生病不心慌》黃瑽寧著/親子天下2016.04出版】     小朋友打疫苗這檔事,如果能夠乖乖配合兒童手冊的時程接種,那還算是簡單的;麻煩就在於,現在很多家庭會往返其他國家,導致必須延後或提前接...

閱讀詳情 »

脫髮病之合理食療,以助髮長哪些食物有利於頭髮的生長       日常生活中一些富含植物蛋白的食物有利於頭髮的生長,如燕麥、花生、蓮子、 榛子、黃豆、綠豆、南瓜子、蠶豆、豌 豆、豆腐皮、干蘑菇、豬皮、豬血、核桃、牛肉(瘦)、羊肉(瘦)等,同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自主經營原住民族電視台,致力在優質的節目內容製作、Aliyang廣播和族語的推展、探討深入部落觀點的新聞和議題,以及藝術和展演的推展,更包含健康資訊節目,提供族人最新的健康諮詢。其中「原視TITV」APP是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在2016年推出的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性行為要戴套!根據國內淋病疫情資料顯示,近4年未成年男女感染淋病人數倍增,尤其女性增幅比男性高,最小個案才13歲。專家提醒,感染淋病可能造成不孕,建議從事性行為時,應全程使用保險套並慎選對象。 去年逾3千人染淋病 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去年國內淋病確診個案達3584...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