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桃園防疫旅館群聚案 傳染途徑「手套」的可能性比較大

桃園防疫旅館群聚案 傳染途徑「手套」的可能性比較大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17)日公布本週的基因定序,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本週有4例Omicron,21例為Delta(含防疫個案),沒有Delta+變異株。


台北防疫旅館交互感染案 基因定序出爐


針對各界關心的台北防疫旅館2人交互感染案例,羅一鈞說明,16870來自美國、16859來自柬埔寨,確診的病毒有同一個變異,但從柬埔寨的變異中找不到同樣變異,卻從美國找到相同的變異,因此確認16870維持境外移入,16859改列本土。應是兩人在防疫旅館內因某種方式傳染。


桃園防疫旅館群聚案 傳染途徑「手套」的可能性比較大

▲本週的基因定序中,最後矚目的是4例Omicron確診案例。(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空氣傳染可能性低 陳時中猜測「手套」可能性偏高


台北、桃園各有防疫旅館出現群聚感染,桃園防疫旅館更出現7人群聚,使得防疫旅館的安全被放大檢視;目前員工的採檢皆為陰性,不過指揮中心表示將請地方政府與感染醫學會抽查全台防疫旅館,地方政府也應定時調查防疫旅館的防疫狀況與員工訓練。陳時中強調,防疫關鍵在於「旅館是否夠乾淨,如不夠乾淨,即使拉長檢疫者的居住時間,仍會造成染疫危險提高,對社區威脅增加。」


外界認為,台北防疫旅館的2人群聚感染案,是因兩人同時取餐而傳染。陳時中表示,如果短暫開門就會染疫,那麼飛機等密閉空間理當傳出大量染疫,但航空器上的大量傳染數量不多。陳時中表示,這起案件是因「環境污染」而感染的可能性較高。


桃園群聚感染的影響較廣,目前防疫旅館員工都是陰性,目前要防範交叉感染。陳時中認為,有一項容易忽略的傳染途徑為「手套」。「大家記得醫院的電梯都有告示『請勿戴手套按電梯按鍵』嗎?是因戴手套的人可能輕忽手上帶有病菌,汙染按鍵後,下一人徒手按按鍵,就會碰到病毒。」陳時中首先推測這起防疫旅館群聚感染途徑,可能是員工接觸門把、垃圾桶等小地方而留下病毒。


桃園防疫旅館群聚案 傳染途徑「手套」的可能性比較大

▲國內累計驗出276例Delta(含4例AY.4.2),4例Omicron。(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每天刷牙就夠了? 疏忽這些細節恐拉近與牙周病的距離
▸《海岸村恰恰恰》包金箔的「清心丸」 中醫解密拱辰丹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許多民眾常因智齒腫痛或矯正需求,而被轉診到口腔外科評估拔牙。到底什麼樣的智齒需要處理,又怎麼樣的智齒一定要拔除呢? 第三大臼齒易成清潔死角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口腔外科楊方瑜醫師表示,大家口中的智齒即為第三大臼齒。因人類演化,下顎越來越小的緣故,有些人先天性缺少第三大臼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台灣每10分鐘有一位兒少被通報虐待或疏忽!在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12月有4位男嬰,1月有1位女嬰,皆為突發性意識不清入院,除1位外,其餘無明顯外傷,但檢查後卻分別有不同程度的腦部硬腦膜下出血、腦傷和視網膜出血,其中一位4個月大的苗栗林姓男嬰於住院後約10日傷重不治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家住宜蘭頭城的王姓阿嬤(化名),多年前在廁所不慎跌倒造成顱部損傷,經羅東博愛醫院2次顱部手術治療,病情好轉後返家休養,因仍依靠鼻胃管灌食,本來由頭城衛生所附設居家護理所提供照護服務,定期更換鼻胃管;但由於王阿嬤生病仍需由家人帶到附近診所就醫,極為不便,直到去年9月轉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自16世紀外科誕生以來,外科訓練就是學徒制,在臨床現場由資深外科醫師一步一步的帶領資淺醫師學習各種手術技巧。隨著經驗增加,資淺醫師才能漸進式的被授予權限,執行更為關鍵的步驟。 內視鏡手術透過畫面進行 這項師徒傳授的教學方式,在近代電視內視鏡手術興起後,面臨了更嚴峻挑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