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標靶藥延命! 肺癌腦轉移需長治久安

標靶藥延命! 肺癌腦轉移需長治久安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有位45歲的趙先生被診斷出罹患肺腺癌,遵循醫囑治療,後因為常常感到頭暈目眩,醫師安排核磁共振檢查出癌細胞竟已轉移至腦部,更是晴天霹靂,腦部數顆小小的腫瘤彷彿宣判了死期將至,一般會以全腦放射治療來處理腦轉移,但會影響腦部認知功能,無法正常工作甚至需人協助日常,且先前使用的標靶藥物已產生抗藥性,因趙先生為家中經濟支柱,考量後決定使用新一代標靶藥物治療,本來住院臥床的他出院時還可以自己步行,至今已快3年,恢復良好。

早晚期治療目標不同 基因檢測很重要

肺癌高居癌症死亡榜首,若能在初期發現,便能以手術或化療盡量根除腫瘤,可惜早期症狀不明顯,發現多半為中後期,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副主任及肺癌團隊召集人夏德椿主任表示,肺癌晚期病人盡可能以維持生活品質及延長存活期為目的,目前科技發達,一旦確診為肺癌便會進行基因檢測,再針對不同的基因標的安排後續治療方針。


標靶藥延命! 肺癌腦轉移需長治久安

EGFR突變延長存活期是關鍵 

目前針對最常見的EGFR基因突變肺腺癌,有標靶藥物可治療,若非特定基因的話用標靶藥物療效不佳,需用化療。夏德椿主任說明,第一­、二、三代標靶都適用於第一線治療,第一代第二代藥物產生抗藥性時間約10-12個月,第三代藥物產生抗藥性時間約為19個月。在今年最新的歐洲腫瘤學會年會中發表的標靶藥物整體存活期更突破3年,是EGFR標靶藥物發明以來的一大進展,對於中樞神經及腦部轉移的病人也有適合的藥物可選擇,並延遲產生抗藥性的時間。如前述趙先生的案例,因藥物對腦轉移腫瘤有效,也可免去放療的不適。

延長生命也要顧品質 追求長治久安

目前肺癌治療會先使用第一、二代標靶藥物,待產生抗藥性後再使用第三代藥物,但研究也發現,第三代藥物用於第一線治療延遲疾病進展的時間,在晚期患者有限的時間中,應盡可能延長疾病控制時間,並且盡量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目前第三代藥物尚未納入健保給付,夏德椿主任建議患者可與主治醫師討論尋求適當的方案,切勿購買來路不明用藥,才能追求治療的長治久安。

【延伸閱讀】

沉默殺手肺腺癌 國際標靶治療新趨勢

兼顧生活品質和安全 晚期肺腺癌也可出國旅行享受生活

肺腺癌不可怕 第一線標靶藥可望延長產生抗藥的時間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18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病人自主權利法》自去年1月6日上路,花蓮慈濟醫院也開始推動簽署預立醫療同意書,第一批簽署者其中一對洪清海、林瓊雲老夫妻非常樂觀,開心且果斷地簽下同意書;在 《樂活一生:有尊嚴又快樂的活一輩子》一書中提到,洪清海當時一聽說慈濟醫院開始推動相關事宜,第一時間就前往諮詢,他...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台灣今(15)日新冠感染仍在醫院治療人數共46人,再度持續0新確診,痊癒解除隔離的人數不斷增加,距離台灣「0」新冠病患越來越近。新冠後疫情時代,指揮中心指揮官強調,民眾應該習慣「實聯制」,參加活動時留下可聯絡資料,假使發生疫情,就能方便在最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除了傷肺,2019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武漢肺炎)還傷腎!美國紐約1家大型醫療集團醫院收治數千名新冠肺炎確診病患,臨床顯示,超過3分之1患者急性腎損傷,其中1成5必須洗腎。 該項研究係由美國紐約州最大醫療體系「諾斯威爾保健中心」(Northwell He...

閱讀詳情 »

【文/陳輝模、劉姿吟(新唐人亞太電視台)】副總統陳建仁表示,於5月20日卸任後將回中央研究院繼續從事研究工作,也將放棄副元首卸任禮遇。陳建仁昨(14)日與媒體茶敘,他說全體台灣人民防疫成功,對他來說就是最好的禮物,並強調台灣永遠可以照亮亞洲,幫助全世界。同時也對當前疫情發表看法,包括呼籲世界衛生組織...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