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母奶寶寶可能較長壽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琪拉編譯Photo Credit: Profile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過去的研究顯示,母奶寶寶有比較好的免疫系統,較高的智商,也比其他小孩較少有肥胖問題。現在科學家又有新發現,發表在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的一篇文章指出:母奶寶寶有較長的端粒(Telomere),可能將來擁有較長的壽命。

端粒是染色體末端的DNA重複序列,作用是保持染色體的完整性和控制細胞分裂週期。端粒會隨著細胞分裂和年齡的增長而縮短,越短的端粒可能會引起一些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有些研究指出擁有較長端粒的人會較長壽。

這次的研究,科學家對一群四到五歲的小孩測量他們體內端粒的長度。結果發現在出生四到六個禮拜喝母奶的寶寶他們的端粒明顯地比其他喝配方奶的寶寶還要長。而每天喝果汁和碳酸飲料的二到四歲小孩,他們體內的端粒則比較短。
母奶寶寶可能較長壽
社經地位不同也會影養母親對餵母奶的態度,通常社經地位比較高的母親比較傾向要餵母奶。然而,這次研究的群組發現這些母奶寶寶的同質性相當高,他們都是在舊金山出生的低收入的拉丁裔母親,很多人都是領政府的社會救助金。母奶研究專家Alson Stuebe醫生就說:[這可以解釋說如果媽媽可以給媽媽更輕鬆的環境餵母奶,媽媽跟小孩都比較健康。我們越瞭解母奶,越發現母奶是個優點很多很酷的東西。]

雖然這個研究不能解釋說母奶會增長寶寶端粒的長度,可能天生有比較長端粒的寶寶在喝母奶上就比較容易。這個研究有個致命的缺點是,該研究只測量端粒長度一次,在小孩四到五歲時。因此無從得知小孩早期時端粒的長度。因此,可能健康擁有較長端粒的小孩含乳能力就比較強,就比會容易親餵母奶,也因此喝母奶的時間會比較久。

但有幾個解釋可以說明餵母奶和長端粒的關係。母奶含有抗發炎的化合物,可以保護端粒。另一個解釋是,親餵母乳可以增加母親與小孩之間的親密關係。而擁有較佳與親密關係的新生兒可能比其他新生兒擁有較長的端粒。暴露在暴力或遺棄環境下的小孩,心理上的壓力會影響生理,也會破壞端粒的長度。科學家也這樣表示。

因此,雖然基因無法被改變,但是人有一部份的基因組看來至少是可以被後天環境改變的。

參考資料:
Breast-Fed Babies May Have Longer Telomeres, Tied to Longevity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相關推薦

為了防堵武漢肺炎疫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15日起,居家檢疫者須「1人1戶」。不過,因春節將至返台國人增加,各地防疫旅館恐供不應求。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國人返台高峰是在1月14日、約5700位。他強調,防疫旅館數量目前持續增加,觀光局預計在1月底前,再增加1千間防疫旅館。陳宗...

閱讀詳情 »

農曆新年即將到來,返台人潮預計提前至本週湧現。桃園國際機場公司預估,入境人數將自20日開始增加、22日達到高峰。面對春節返鄉人潮增加,桃園機場公司表示,已調度備妥逾900輛防疫專車全力疏運,協助旅客安心返家。桃園機場公司指出,因為入境旅客須符合14天及一人一戶居家檢疫政策,為了趕在春節前完成檢疫與家...

閱讀詳情 »

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急升溫,部立桃園醫院群聚感染案累計2醫護、3護理師染疫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一口氣公布新增4例相關的本土確診案。媒體關注病毒傳染性變特別高?陳時中表示,跟第一波、去年爆發的病毒株不一樣,「現在世界上大部分是這種強勢變異病毒」,但部桃的群聚案的確診者並非英國...

閱讀詳情 »

▲台劇「未來媽媽」探討婚不婚,生不生,育不育問題 ▲台灣研發之新型精子細胞微流道晶片 匯流新聞網記者吳世豪、朱奕嘉/台北報導 近期台劇「未來媽媽」上檔後備受討論,劇情描述女性所面臨到的婚姻、懷孕及凍卵話題,引起廣泛討論,而劇中對於「不孕症」的寫實刻劃,道出不少求子困難女性的心聲,但生殖醫學專家、英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