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母嬰親善缺支持 母乳哺育率下滑

台灣政府大力推廣餵母乳的好處,但母乳哺育率卻在近兩年直直落!台灣國民健康署指出,台灣6個月以下嬰兒純母乳哺育率,101年達到49.6%,在103年降到45.8%,下降3.8個百分點。台灣國健署表示,主因與台灣高接生率醫院與診所,未加入母嬰親善醫院行列有關。

台灣國健署調查顯示,103與101兩年相比,母嬰同室比率從37.4%降到21.1%;及早母嬰肌膚接觸比率從58.9%降到38.7%。皆是影響母乳哺育率下降的原因。有國外研究顯示,母嬰同室以及母嬰及早肌膚接觸這兩項策略,是影響能否成功餵母乳、以及能否成功餵滿6個月的重要因素。

台灣國健署署長邱淑媞表示,2014年調查分析,在母嬰親善醫療院所出生的嬰兒,1個月以下、2個月以下、4個月以下,和6個月以下,以純母乳哺育率分別為68.9%、63.4%、56%、46.9%,明顯比在非母嬰親善醫療院所出生嬰兒的64.4%、58.4%、50.5%、41.7%還要高。她解釋,該數據的落差與母嬰同室與及早母嬰肌膚接觸相關,並提到母乳哺育率,能夠減少寶寶感染風險、連帶降低醫療人力及醫療資源的耗用。

雖然台灣政府極力推廣母乳哺育,迄2015年3月通過認證的母嬰親善醫院達177家,平均每四個嬰兒就有三個是於母嬰親善院所出生,不過母乳哺育推廣成績卻不如預期。台灣國健署指出,台灣6個月以下嬰兒純母乳哺育率在101年達到49.6%,已接近世界衛生組織(WHO),設定2025年全球目標值要達到50%的目標;但在102、103年,卻連續兩年下降,103年降到45.8%。

國健署表示,高接生率醫院、診所未加入母嬰親善行列,可能是影響純母乳哺育率下降的主要因素。國健署表示,2013年台灣的接生醫療院所共有386家,只有5成加入,未來會持續推動;並鼓勵產後婦女,親子同室與早期肌膚接觸,除了達到有效提高純母乳哺育率,還能延長母乳哺餵期間。



相關推薦

在許多運動賽事當中,攝影師往往透過長鏡頭或是遠距離遙控鏡頭,來記錄整場賽事,不過如果這些攝影師可以衝進場內拍下近距離的賽事呢,法國電視頻道 CANAL+ ,推出全新品牌廣告,正以此為靈感,將攝影師們形容成像球員一樣正在進行激烈的拍攝,表現出賽場如戰場的感覺,藉此訴說他們對於賽事的重視、將會帶給觀眾...

閱讀詳情 »

國家的開放程度,就看他們對於許多的活動支不支持了,芬蘭職業滑板選手 Arto Saari ,廣發英雄帖,邀請世界各地的滑板精英們,在看似不可能可以玩滑板的地方,並拍成影片,展現你的技術及專業,他們自己身先士卒,在芬蘭航空以及當地機場赫爾辛基的支持下,在機場內大玩滑板並拍攝成相當帥氣的影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