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母親子宮頸過短 龍鳳胎姊弟出生僅有巴掌大

母親子宮頸過短 龍鳳胎姊弟出生僅有巴掌大

【NOW健康 陳盈臻/新北報導】樂樂跟翔翔的媽媽因子宮頸過短,即使之前做過子宮頸環紮手術,依然不斷宮縮、安胎困難,因此懷孕僅27周時就早產生出這對姐弟龍鳳胎。出生時,姊姊樂樂只有750公克、翔翔則是960公克。出生後,姊弟倆分別因為嚴重呼吸窘迫症候群導致肺出血、早產兒呼吸中止症等急症,必須緊急治療。台北慈濟醫院兒科部醫師蘇一宇帶領團隊及時對症下藥、妥善照護,在姐弟倆人住院3個月,成長至約2000公克,平安出院。

 

台灣每年約出生20萬個新生兒,未滿37周就出生的早產兒佔其中的8%至10%。由於許多器官尚未成熟,早產寶寶將面臨諸多健康問題,其中以腦部傷害、呼吸狀況與視力影響最要被注意。

 

蘇一宇指出,28周前出生的早產兒有3至4成會出現併發症,造成長期發展問題,如腦性麻痺、腦室內出血,必須透過復健恢復功能;而視網膜會在胎兒時期35至36周左右發育完成,但早產兒因為被迫從胎兒循環轉換成嬰兒循環,高濃度氧氣刺激下,眼球血管生長活躍,產生拉力,若未及時處置,嚴重將致視網膜剝離受損。此外,胎兒時期連接肺動脈與主動脈的肺動脈導管,在足月孩子出生後會關閉,但早產兒常常無法自行關閉,進而造成血液灌注肺動脈,造成呼吸問題、肺出血甚至心臟衰竭等緊急狀況,不可不謹慎。

 

蘇一宇說明,早產兒照護重點在「走在疾病前」,醫師除了針對症狀給予治療外,更要預期孩子每個階段可能出現的問題,以便及早追蹤、預防。以樂樂、翔翔為例,出生後陸續出現呼吸窘迫、肺出血、早產兒呼吸中止症候群,醫療團隊除依狀況緊急插管外,也陸續給予藥物並使用呼吸器穩定呼吸,度過危險期。

 

之後,醫療團隊按時追蹤孩子身體情況,腦部超音波與視網膜檢查皆無異常病變,透過母乳哺餵輔以母乳添加劑補充維他命D、鐵劑等營養素,樂樂、翔翔於矯正周數35加6周時平安出院。之後定期回門診施打預防針預防感染,追蹤是否有發展遲緩問題以及早復健治療。

 

高齡產婦、懷胎年齡過輕、子宮頸閉鎖不全、發紺性心臟病、腎臟疾病、感染、抽煙、飲酒或胎兒先天異常都可能是造成早產的原因,蘇一宇提醒家長,早產兒風險雖然較足月兒高,但新生兒科的醫療技術已較過往先進、成熟,只要了解孩子、悉心照顧,寶寶也能健康長大。

 

許多家長會選擇良辰吉時或因其他因素提前在36至37周就剖腹生產,醫療準則也確實說明滿37周的孩子就算足月兒,但家長選擇的時間不一定是孩子準備好的時間,研究指出,未滿39周出生的孩子易因呼吸問題、感染問題而住院或增加敗血症機會,成長過程中出現行為問題的機會也較一般孩童高;若有早產風險或出現早產徵兆,建議轉往有早產兒照護團隊的大型醫院,讓孩子健康出生,平安長大。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國內夾娃娃機熱潮方興未艾,近日高雄市衛生局接獲檢舉,指稱有店家為增加買氣,在夾娃娃機內放置「中藥肚臍貼」的中藥藥品供人夾取,以及陳列來路不明化妝品販售,因涉嫌製造或販賣偽、禁藥,依藥事法最重可處7年或10年徒刑。 夾娃娃機內放置「中藥肚臍貼」的中藥藥品供人夾取。(圖片提供/高雄市衛生局) 高雄市衛生...

閱讀詳情 »

類風濕性關節炎(RA)屬於自體免疫疾病,據統計,國內約有10萬人正飽受其困擾,其中30至50歲女性佔大多數。臨床發現,有不少患者,常因手部突然施力,或過度用力,造成手部肌腱斷裂或關節變形,民眾千萬不可輕忽 。 周博志醫師(左)強調,類風濕性關節炎屬於自體免疫疾病,據統計,國內約有10萬人正飽受其困擾...

閱讀詳情 »

明明沒吃很多東西,肚子卻老覺得脹氣、「胃嘟嘟」好難受?讓人難以克制在辦公室、公共場合裡,打嗝、放屁的慾望;平時輕拍肚皮,甚至還會出現彷彿打鼓般的聲響?小心可能是胃腸脹氣惹禍!中醫師表示,想要改善「一肚子氣」的困擾,除了飲食少吃容易產氣的食物外,依照體質自製加味薄荷茶、薑茶飲用,也是不錯的保養選擇。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小孩子走路偶爾跌倒看來很正常,然而4歲的張小弟卻常常跌倒,不管平路或山路,兩步就會跌倒。媽媽還覺得奇怪,孩子不像其他小孩喜歡玩一些需要平衡或攀爬的遊戲,到醫院檢查後發現,原來兒子有「扁平足」現象。扁平足成因多 先天遺傳、太早學走路都可能張媽媽表示,在兒子2歲時就發現他走路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