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每6人就有1位老人曾跌倒 防跌3招教戰守則快筆記

每6人就有1位老人曾跌倒 防跌3招教戰守則快筆記

【NOW健康 林芊聿/台北報導】擔心老長皺紋、老人斑?專家指出,老年人最怕的是跌倒,情況嚴重時,甚至得長期臥床,不僅拖累家人也活得沒尊嚴。調查顯示,國內每6個老人就有1人在1年內曾經跌倒,提醒銀髮族,維持規律運動、維持居家環境及用藥安全,才能降低跌倒風險。

 

107年死因統計中,跌倒位居65歲以上事故傷害死亡原因第2位,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06年調查3280位65歲以上老人,其中495人自述過去1年曾跌倒,摔跤跌倒比率偏高。進一步分析長者跌傷地點,以室內居多,其中又以臥室比率最高達35.6%;其次為客廳30.8%、浴室17%。至於室外,最常跌傷的地點為街道路邊,以及公園、運動場,與菜園、農地。

 

分析長者跌傷的原因,滑倒或絆倒(43.2%)為摔跤主要因素,其次為失去平衡或頭昏(37.1%),以及碰到或撞上物品或人。一般而言,長者之所以跌倒,常與視力、聽力、肌力、平衡感等身體功能變差有關,或是生病、使用鎮定藥物或合併多種用藥等有關。

 

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跌傷就醫後,僅2成長者會提升居家安全,但超過6成得並未採取任何防跌措施。為此,國健署委託學者專家,完成編修「長者防跌妙招手冊」,教導民眾如何預防跌倒,列舉日常生活防跌實例,告訴國人,一旦家人跌倒,該如何處理。

 

中秋之後,天氣明顯轉涼,國健署提出防跌3招,呼籲長者規律運動、維持居家環境及用藥安全。

 

第1招:規律運動不能少,遵循醫囑用藥。

第2招:居家環境要注意,照明、防滑要小心。

第3招:起身、外出要留意反光標誌,馬路行走不要急。

 

國健署署長王英偉表示,希望每個民眾都能學會防跌技巧,並應用於日常生活中,希望長輩們都是快樂的不倒翁。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如果突然感覺頭暈頭痛、全身痠痛、呼吸不順、容易緊張、便祕或腹瀉,看醫生卻找不出原因,吃藥的效果也不是很好,多半是自律神經失調惹的禍。對許多人來說,自律神經失調不是病,卻比疾病更棘手,但對營養師來說,維持神經系統的平衡很簡單,選對早餐組合也很行! 自律神經系統難控制 壓力大、睡不好易失調 大千綜合醫院...

閱讀詳情 »

想要提供運動瘦身效率,運動前跟後到底該怎麼吃東西?聽聽專業營養師說的就對啦! 奇怪,明明就很認真在運動,但瘦身卻一直遇瓶頸,到底該怎麼做才能突破關卡呢?這次美女營養師程涵宇出席保健食品品牌萊萃美的活動,妞編輯特別請她分享運動前後怎麼吃,才能讓瘦身更有效率, 趕快筆記!   營養師程涵宇 ...

閱讀詳情 »

炎夏到來,老是頭重腳輕、倦怠不適?小心可能是暑邪上身,釀熱感冒惹禍!中醫表示,想要避免暑邪上身,除了平時適度食用有利祛暑利濕的銀耳蓮子湯、綠豆薏仁湯外;民眾不妨可試著自製漢方「生脈飲」,也是不錯的日常調理、保養選擇。 中醫表示,想要避免暑邪上身,除了平時適度食用有利祛暑利濕的銀耳蓮子湯、綠豆薏仁湯外...

閱讀詳情 »

北市1名30歲出頭的林姓男子,平時身體狀況不錯,正值青壯期的他熱愛旅行,喜歡到處走走,直到最近1年半,偶有右側頭部脹痛問題,到了半夜人靜時,右耳會出現像流水聲的耳鳴,在睡夢中被喚醒,就醫才發現是右腦頂葉有1顆4公分大小的腦內動靜脈畸形瘤作祟。 院長蔡清標(右)表示,動靜脈畸形瘤是一種先天性異常的腦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