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毛孩愛舔腳趾不只是小事! 小心這四大原因

毛孩愛舔腳趾不只是小事! 小心這四大原因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狗狗舔腳、啃腳很常見,不少毛孩爸媽怎麼阻止都改不了,認為偶爾舔舔腳趾沒關係;醫師提醒,狗狗愛舔腳趾可能因四大疾病引起,若長期都是如此,就要小心會越舔越嚴重,甚至還可能使狗狗腳趾潰瀾,要特別注意。

「舔腳趾」其實是四大疾病徵兆 並會導致趾間炎潰爛發膿

亞洲獸醫專科醫院醫師蕭雲霞指出,狗狗「舔腳趾」其實是疾病徵兆,主要有四大原因,第一是異位性皮膚炎,它是遺傳性的過敏反應,只要接觸過敏原,就容易造成皮膚搔癢,以馬爾濟斯、貴賓、臘腸、法鬥等犬種較易罹患;第二是食物過敏,可能是肉類、乳製品或豆類引起。

第三是由於酵母菌感染,菌種會在皮膚油脂分泌較多的地方增生,例如嘴邊、耳朵或是腳趾,容易產生搔癢、紅疹、脫屑,當狗狗舔咬時,搔癢處濕度增加,讓酵母菌生長更好,反覆去舔就會越加嚴重;第四是毛囊蟲感染,毛囊蟲是一種共生性的寄生蟲,在健康的狗狗體內中也有,但當狗狗免疫力低落、罹病時,毛囊蟲數量增生,便引起毛囊蟲病,造成禿毛、紅癢、皮疹等。

毛孩爸媽千萬不要以為狗狗舔腳趾是小事,蕭雲霞醫師強調,狗狗往往在舔腳趾過程中會把自己的腳啃傷,嚴重時會舔出傷口,造成腳趾間膿包,並會流血或流膿,所以一定要儘早就醫,否則長期下去可能變趾間炎,甚至潰爛、發膿,不可不慎。

新一代阻斷搔癢機制藥物 效果好安全性高

過去皮膚搔癢的治療方式,不外乎類固醇、環孢素、抗組織胺,但各有其優缺點,蕭雲霞醫師指出,目前醫界認為,免疫細胞放出介白素是搔癢反應形成的主因,只要利用藥物阻斷搔癢機制,就可以有效緩解症狀,「目前市面上出現一種狗狗專一性阻斷搔癢機制的藥物,在治療上服藥後四小時內可明顯緩解,相較類固醇、環孢素、抗組織胺等藥物副作用很少,安全性很高。

蕭雲霞醫師建議,毛小孩通常不會無聊沒事舔腳趾,可能偶爾幾天舔一次,早些發現問題才能對症下藥,目前高專一性阻斷搔癢機制藥物可單獨或與食物一起使用,就算服用其他獸藥品藥物或施打疫苗皆不影響治療效果,是治療上的全新選擇,也能早日改善毛小孩的生活品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70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坤明報導 )「因為乾癬,我在車上睡了快20年!」,罹患乾癬20年的病友童瑞祥說出了許多病友的辛酸經歷;他表示,自己是全身都有症狀,不只是皮屑的問題,皮膚一碰都會流血,睡覺起床看到滿床的皮屑跟血跡,讓他無法面對人群及家人,自己一個人躲到車上睡了快20年,而且把頭髮留長也不是為了時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位51歲的中風男性患者,多年前因腦中風造成右側手腳偏癱,經規則復健治療雖有改善力量,但右手手指蜷屈嚴重,四根手指緊緊扣住掌心,像小叮噹的握拳頭似的無法放鬆,清洗手掌或剪指甲都要費盡力量扳開,又因為手指掌心長期接觸不通風,造成掌心濕黏有異味;手臂僵硬無法伸展,換穿衣服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每週戶外活動11小時 1年減少55%近視機率隨著3C產品使用普及率,視力健康也備受威脅,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102至103年研究結果顯示,若每週戶外活動達11小時,1年平均可減少55%的近視發生機會,且若每週日照時間超過200分鐘,能減少49%沒近視學童罹患近視的機率;...

閱讀詳情 »

撰文/春霓、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一朵朵小巧可愛的花菜,不僅味道好、料理方式多,還是眾所皆知的抗氧化蔬菜,具有抗發炎、抗癌的功效。對於常見的綠花菜、白花菜,除了知道顏色不同之外,還有什麼不一樣呢?   食用的部位不同 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黃楀軒營養師解釋,綠花菜與白花菜彼此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