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104歲愛繪畫人瑞黃斑部病變 如何重拾畫筆?

104歲愛繪畫人瑞黃斑部病變 如何重拾畫筆?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熱衷繪畫的104歲老奶奶,十年前左眼曾進行白內障手術,術後視力恢復良好,她自覺一隻眼睛就夠用,因此未回院進行右眼手術。不料,日前左眼突然模糊不清,至院方檢查後發現是黃斑部病變,導致兩眼視力模糊不清,所幸積極與醫師配合,注射血管內皮增生因子抑制劑治療後,視力獲得改善,才讓她重拾繪畫的興趣。

年逾50黃斑部病變機率大增

萬芳醫院眼科主任吳建良表示,黃斑部病變是人體老化疾病之一,黃斑部位於視網膜中央,是對視覺成像、辨識最重要的部位,若發生病變會造成中央視野扭曲、視力模糊、有暗點或黑影等現象;須注意的是,年過50歲罹患黃斑部病變機率將會大增,尤其台灣65歲以上人口,每十人就有一人罹病,是造成老年人失明的主因。

濕性黃斑部病變進程快 應積極治療!

吳建良主任說明,黃斑部病變又分為乾性與濕性兩類型,乾性未形成脈絡膜新生血管,通常對視力影響較小,可多補充葉黃素保養;濕性新生血管增生,可能進一步導致黃斑部水腫、出血等,影響視力。若未積極治療,可能會造成出血現象,視力更可能驟降至0.05以下,老年性黃斑部病變造成失明平均在65歲,每拖一年,就多逾1成失明風險。過去醫界對濕性黃斑部病變束手無策,如今已有治療方式可供選擇,目前臨床上較常使用注射血管內皮增生因子抑制劑,能夠抑制血管增生、改善水腫,逐步改善視力、或控制病程惡化。

黃斑部病變患者可補充葉黃素並注意三高控制

吳建良主任提醒,民眾可自行下載阿姆斯勒方格表進行檢測,若發現紙上格線扭曲、變型,就需要儘快就醫檢查。若黃斑部已出現病變,則要維持正常血脂、血糖與血壓並戒菸,飲食須多補充深綠色蔬菜攝取葉黃素等,對病情控制能有所幫助。同時,出門也可配戴太陽眼鏡、帽子,若須長時間盯著電腦、手機等,則可以加裝過濾藍光裝置,才能保護眼睛避免二次傷害。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73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懷孕可以擦類固醇藥膏?對胎兒健康有影響?這是讓所有孕婦擔憂的問題。長庚紀念醫院透過實證醫學研究發現,只要整個孕期使用的強效類固醇藥膏總量不超過300公克,都不會對胎兒產生傷害。這項研究結果已發表於「實證醫學最佳期刊《考科藍系統性回顧資料庫》(Cochrane Datab...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喬萱報導)阿蘭(化名)過去未婚生子,在沒有登記結婚下,打算獨自扶養孩子,但為了賺更多錢,被朋友引誘下誤觸毒品,不但上癮甚至還販賣起毒品,多次鋌而走險,最後被警察查獲,直到入監後,孩子只能託給母親照顧,只要過節,母親就會帶孩子到監所去探望阿蘭,也讓阿蘭對過去行為深感懊悔。多點關心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45歲的程健智,因罹患先天成骨不全症罕見疾病,身高只有123公分,體重43公斤,因從小骨骼發育不全,求學過程時常不小心骨折,直至國中時期,才經檢查確診罹患成骨不全症,醫師甚至判定活不過25歲,但面對一連串的困苦遭遇,程健智不但沒氣餒,更順利考取獸醫系,甚至立志當無障礙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66歲余女士從事蛋農工作,每天長時間在養雞場撿拾雞蛋。有糖尿病、高血壓病史。患者自述以前常會有兩腳小腿腫脹的感覺,尤其下午到晚上睡覺時特別明顯,一開始病患擔心是不是缺乏鈣質而引起,因此每日補充鈣片外加走路運動,又加強按摩靜脈曲張處,但未獲得改善。一個月後雙腿還是腫脹,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