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水腫不是水喝太多! 下肢水腫當心是致命信號!

水腫不是水喝太多 下肢水腫當心是致命信號

有些人每到接近下午的時候,就很容易覺得下肢酸脹。而當此情形發生時,大部份的人都會以為是腎臟出了問題,小心!這可能是內臟出問題的警訊,或是身體裡的主要道路「塞車」!要疏散體內塞車,除了可以靠自己的雙手按摩紓解,TVBS《健康2.0》節目主持人鄭凱云也邀請醫師、名廚講解如何運用食補的方式排解體內塞車的窘境。

下肢水腫的原因非常多,一般人往往以為水腫和腎臟病有關,但其實是內臟在求救了!新竹縣醫師公會理事長呂紹達,就分享曾碰過有個病患腳腫得跟象腿一樣,一開始往靜脈堵塞的方向找病因,但卻一直找不到病因,結果最後是在心臟科發現他有非風濕性三尖瓣不全的問題。呂紹達表示:「這種病的病徵一般都會在腸胃上表現出來,但這個病人卻是在下肢水腫。」水腫依照原因及部位不同,會有不同的症狀。例如當淋巴出現問題時,由於組織內積聚過多的淋巴,水腫的症狀會出現在下肢;腎臟出現問題時,水腫通常都是全身性的。因為造成水腫的原因很多,出現症狀時,千萬不要自行購買利尿劑處理,不然可能水腫情況沒有消除,還會造成抽筋跟鉀離子缺乏的狀況。

水腫不是水喝太多 下肢水腫當心是致命信號

淋巴在身體的循環中,除了協助搬運體內的代謝廢棄物,淋巴液及淋巴結還具有過濾作用及免疫細胞,可去除雜菌,預防疾病上身。現代人上班坐著,回家也坐著, 淋巴循環本來就慢,再加上地心引力影響,就很容易成為淋巴循環不良的下肢水腫受害者,一旦淋巴水腫,身體的廢棄物就會堆積,影響身體排毒功能,導致發炎或其他疾病發生。由於淋巴不像血管,有心臟當馬達協助循環,當淋巴循環不良時,靠適當物理性治療像是運動和按摩,有助於改善淋巴液的回流功能。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冠任就表示:「在物理性的治療上,我們推薦手是最好的按摩工具。」利用按壓的方式促進淋巴循環,會讓人感覺更有精神。

除了按摩外,也建議多攝取保護淋巴循環的營養素,例如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鯖魚、秋刀魚,或是含維他命C的奇異果、木瓜,含維生素E的杏仁、酪梨及含β-胡蘿蔔素的菠菜、地瓜、芒果等。另外還必須要注意避免攝取過多含高鉀的食物,例如紅豆、香蕉,或是含高鈉的食物,例如火腿、熱狗等,減緩水腫情形。要了解更多「淋巴水腫」的相關內容,請鎖定TVBS 56頻道每週六、日晚間7點《健康2.0》,節目中將有詳盡的示範和解說。

 

相關推薦

行政院19日召開記者會,宣布開發的「簡訊實聯制」系統,讓民眾能夠方便一掃就通。交通部長王國材日前已視察台北車站雙鐵「簡訊實聯制」的建置進度,並親自操作測試,今(22)日再視察國道客運市府轉運站,瞭解國道客運及排班計程車建置情形,確認相關公共運輸均已導入「實聯制」。全國日前進入第3級疫情警戒,王國材今...

閱讀詳情 »

台灣今天本土確診321例,另有400例校正回歸確診,其中台北市佔269例,確診案例最多的仍屬萬華區,市長柯文哲表示,不管是快篩或陽性的確診者,症狀不明顯且沒有高風險因素,一律送往加強版集中檢疫所。柯文哲坦言,對於每天新增百例以上的案例,現在不論是透過PCR還是快篩檢驗出陽性的確診者,只要不是具有高風...

閱讀詳情 »

全台疫情升溫,台北市今確診加上校正回歸共269例。北市快篩站陽性率一開始從10%往下降,但昨天又回到7%,柯文哲表示,快篩主要是顯現1、2週前的感染狀況,北市從上週開始自主封城的效果,大概要到下週才看得出來。疫情指揮中心公布今新增確診321例,另外有校正回歸400例,柯文哲下午北市疫情記者會說明,台...

閱讀詳情 »

國內今天新增321例本土個案,另400例本土個案校正回歸上週各日,引發各界議論。前高雄市長韓國瑜在臉書發起「小編:請造句 校正回歸」活動,沒想到網友留言一面倒,反酸韓國瑜「89萬票選一個市長,兩年後用94萬票罷免,這就是發財市民們最標準的『校正回歸』啊」。國內本土確診今天新增321例,分布以新北市3...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