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沒有「喘」就不是氣喘? 別讓錯誤觀念誤了氣喘控制!

沒有「喘」就不是氣喘? 別讓錯誤觀念誤了氣喘控制!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根據國民健康署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NHIS),未滿12歲氣喘兒童,氣喘盛行率為5.6%,而1年內因為氣喘發作,而至急診就醫有9.2%;12歲以上氣喘患者,有22.6%1年內氣喘曾發作過,其中17.2%未依醫師指示定期回門診追蹤。


國民健康署提醒,氣喘患者對於疾病的自我管理不應輕忽,氣喘是1種可達嚴重程度的慢性病,氣喘患者的呼吸道長期處於發炎狀態,易受刺激物影響,若控制不佳氣喘易反覆發作,嚴重時更可能會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今年世界氣喘日為5月5日,為避免氣喘患者對氣喘的迷思影響疾病控制,全球氣喘倡議組織(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INA)將今年世界氣喘日宣導主題訂為「揭開對氣喘的迷思(Uncovering Asthma Misconceptions)」,呼籲民眾建立健全的氣喘知能,才能有效控制氣喘,不受疾病威脅。


氣喘迷思不可信 別讓錯誤觀念誤了氣喘控制   


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惟透過正確的了解氣喘,才能有效幫助自己穩定控制氣喘,享有健康生活品質。


Q1:沒有喘就不是氣喘?


由於氣喘發生的臨床症狀包含慢性咳嗽且往往合併有痰音,因此即使不覺得喘,但咳嗽斷續2至3星期以上未見改善時,需考慮氣喘的可能,應進一步接受臨床專業醫師評估,儘早控制。


Q2:吸入類固醇副作用大應該少使用?


氣喘治療的藥物非常多種,其中吸入性類固醇是治療及預防氣喘發作的重要慢性保養藥物,與口服類固醇在用藥方式和使用劑量上不同,只要了解藥物作用及使用方法,遵照醫囑正確使用氣喘藥物及吸藥技巧,可以不必過度擔心產生副作用(如:月亮臉、水牛肩)。


Q3:氣喘是1種兒童疾病,隨著年齡增長就會消失?


彰化基督教醫院林慶雄副院長表示,根據相關研究指出由診斷出氣喘的年齡分佈來看,氣喘可以發生在0至76歲的所有年齡層,因此氣喘不是兒童特有的疾病,而針對兒童氣喘在長大後是否會消失,目前並沒有確切的答案,有研究顯示兒童氣喘於青春期消失的比例約16%至60%。


Q4:氣喘患者不可運動?


氣喘若控制得當便不會因運動而誘發,但若活動激烈或太興奮仍會些許咳嗽,便表示氣喘沒有完全的控制好,運動前做10~15分鐘暖身運動也比較不會誘發,所以只要注意小細節一樣可以快樂運動。


氣喘自我管理 3招永保安康


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氣喘患者除照護不迷思外,也要做好自我管理,提供管理3招遠離氣喘永保安康:


▸第1招:遠離誘發因子不可少


氣喘患者可透過定期清潔居家環境、外出配戴口罩及拒絕週遭菸害等,避免碰觸誘發因子(包括:塵蟎、灰塵、花粉、氣溫急遽變化、冰冷食物、病毒感染及二手菸、三手菸、空氣汙染等因素)。


▸第2招:定期回診正確規律用藥不害怕


氣喘患者應依照專業醫師指導正確使用吸入性藥物,使藥物進入肺部發揮療效,並且定時回診遵醫師處方規律用藥,不可因害怕副作用或無症狀就擅自停藥。


▸第3招:自我監測好放心


國民健康署引用GINA的資料,提供氣喘患者簡易的氣喘控制評估量表(如下圖)檢視自己氣喘控制狀況,讓患者自我掌握疾病更安心,即使是控制不佳時,也能警惕自己應與醫師討論,不錯過正確治療時機。


沒有「喘」就不是氣喘? 別讓錯誤觀念誤了氣喘控制!

▲氣喘控制評估量表。(資料來源/國民健康署;圖/NOW健康製作)


更多NOW健康報導
▸乳癌治療術後預防更重要 HER2陽性患者有新選擇!
▸乾眼症補水就好? 眼科醫師:缺水、缺油治療方向不同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癌症患者不能缺少營養支柱 癌友營養補充補對了嗎?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國曆四月中正是節氣「穀雨」,其中節氣諺語「穀雨寒死虎母」,意思為即使過了清明,但還是會常有低溫冷鋒過境,讓人冷的發抖;雙和醫院呼吸胸腔科主任李岡遠強調,在這樣季節交替之際,反而是氣喘好發的時節! 李岡遠主任表示,門診中有位70歲王先生每每在季節交替,就容易氣喘急性發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芷昀報導) 隨著行動裝置的普及,許多民眾有長時間使用3C產品的習慣,詹小姐也是其中之一,她每天約花8-10個小時在手機上,甚至拿來追劇、看漫畫,同時有老花以及近視讓她必須隨著使用需求而更換眼鏡,相當不方便,在朋友推薦下去眼鏡行配3C數位多焦點鏡片,希望能一勞永逸,沒想到眼鏡卻越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為員工加退保,可用老闆健保卡!健保署宣布,即日起提供全台65萬公司負責人,只要使用自身的健保卡就能網路申辦員工的健保、勞保、勞退加退保等,不再需要跑郵局掛號郵寄,不僅省錢又省時。 健保卡增加新功能 健保署承保組科長楊玉美表示,今年擴大健保卡網路服務功能及使用對象,公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一位體位甲等的竹科工程師,平常不菸不酒,卻於某一天突發腦中風,被送往醫院急診室時已昏迷;院方進一步檢查,竟發現他罹患有抗磷脂質症候群。醫師指出,抗磷脂質症候群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由於會在血管造成血栓,進而會引起腦中風。 屬於自體免疫疾病 國泰醫院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全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