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治療腦瘤新契機! 榮陽團隊發現關鍵因子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惡性腦瘤的病程進展快速,且復發率高,通常確診到死亡不超過2年的時間,讓醫界常束手無策;不過,陽明大學及台北榮總研究團隊費時8年,找到惡性腦瘤的復發因子「miR142-3p」,經動物研究證實,該因子含量變低時,會加速腦瘤復發、惡化,透過注射補回則可抑制腫瘤,可望開發成為治療藥物,造福患者。

前教育部長林清江、前中信創辦人辜濂松,以及前美國參議員愛德華甘迺迪,都因罹患腦瘤,不久於人世。

陽明大學藥理所教授邱士華表示,榮陽研究團隊2007年開始,利用惡性神經膠質腦瘤分離培養癌症幹細胞,結果發現微小核糖核酸「miR142-3p」,具有控制腦瘤自我更新與增殖能力,若該因子含量變低,腦瘤就易復發、惡化。進一步動物實驗證明,直接注射「miR142-3p」至老鼠的腦部,能抑制腫瘤的生長。

不過,由於該因子很容易在組織、血液中被分解代謝,研究團隊開發出PU-PEI載體,將其直接運送到腦腫瘤幹細胞中,有效抑制腫瘤。此研究成果已刊登於國際知名醫學雜誌《Molecular Cell》。邱士華指出,目前已申請人體臨床實驗,只要有藥廠加入,未來可望開發成新藥,成為治療惡性腦瘤的新契機。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12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亞洲空氣汙染嚴重,近日霾害、懸浮微粒(PM2.5)濃度更是高到拉警報。PM2.5不只影響呼吸道、危害肺部健康,現在更有美國研究指出,這些空氣汙染源都會使大腦損傷,提高中風機率,讓大腦功能下降,未來人們的大腦可能加速退化。 空氣汙染研究 身心都不健康 美國波士頓大學醫學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不要看著哪些事情不行,應該要想還有哪些事能做。」33歲的陳燕麟醫師,國三時跑步愈跑愈慢、愈來愈沒力,就醫檢查竟發現,罹患罕見疾病「肢帶型肌肉萎縮症」,雖曾躲在棉被大哭了幾天,後來重新振作立志成為一名醫師,現在儘管需要靠拐杖行走,仍致力於基因檢測,期望有天能找到治療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朱姵慈報導)你睡得多嗎?還是,你睡得好?睡眠幫助我們補充明天所需的電力,但現代人常熬夜,睡眠不足,所以人們往往以為,精神不濟是睡眠不夠所造成的。《睡眠》期刊最新研究指出,心情不佳主要是因為睡眠品質不佳所造成,而不是睡眠時數。研究發現,如果連續三晚睡眠被打擾,會比那些就寢時間較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心血管疾病是沉默的殺手,初期並未有明顯症狀,所以許多上班族認為只要採取「低鹽、低糖、低油」的健康飲食控制即可預防血管阻塞、失去彈性等問題,但是,中英醫院醫務執行長陳柏臣醫師提醒,鈣攝取不足也會形成「血管鈣化」,引發心血管疾病。宋明樺營養師則建議,均衡飲食及適度運動,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