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罹罕病殘而不廢 他靠拐杖行醫救人

罹罕病殘而不廢 他靠拐杖行醫救人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不要看著哪些事情不行,應該要想還有哪些事能做。」33歲的陳燕麟醫師,國三時跑步愈跑愈慢、愈來愈沒力,就醫檢查竟發現,罹患罕見疾病「肢帶型肌肉萎縮症」,雖曾躲在棉被大哭了幾天,後來重新振作立志成為一醫師,現在儘管需要靠拐杖行走,仍致力於基因檢測,期望有天能找到治療的方式。
立志行醫 期望幫助同類
陳燕麟回想,得知自己不能跑跳、終身必須依賴拐杖,一度對未來感到惶恐,在與父親討論後,決心以醫學系為第一志願,期望透過自己親身感受,幫助更多的罕見病友。
研發肌肉萎縮症基因檢驗 
如願成為一名醫師後,陳燕麟積極投入基因病理檢驗研究,已開發出包括乳癌、大腸直腸癌及肺癌的標靶藥物基因檢測,其他發展如甲狀腺及血液淋巴疾病等基因檢測。他說,目前正著手研究設計「肌肉萎縮症」的基因檢驗項目,期望能找出延緩病情及治療的方式,嘉惠相關罕病患者。
積極投入基因病理研究 榮獲特殊奉獻獎
陳燕麟是耕莘醫院組織病理科主治醫師,他在住院醫師訓練期間,就於國際知名的SCI專業期刊發表十餘篇學術論文,晉升主治醫師後創設該院「分子生物檢驗項目」,積極研究創新基因病理檢驗,提升癌症與罕見疾病基因檢測,迄今已發表40多篇國際SCI期刊論文,榮獲今年度新北市醫療公益「特殊奉獻獎」」。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399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根據統計,長者的醫療支出約占家庭醫療總支出的20%!因此,常保健康、延緩老化便成為高齡長者不容忽視的課題。今年剛退休的67歲張大姐,從事職業駕駛已經37年了,長期有背酸、下肢痛的職業病困擾,在參加萬華區健康服務中心舉辦的健康促進活動後,不僅變得非常有活力、氣色也變好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根據健保署統計,國人去年因不可預期的緊急傷病在海外就醫核退案件,共12萬多件,核退金額約為3.23億元,較前一年成長約4%,其中核退件數及金額以大陸地區最多。該署提醒國人,出國前應評估自己的健康狀況,在國外就醫也能申請健保給付,不必擔心。進一步分析發現,境外最常發生的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肺癌高居十大癌症死因之首,早期發現並接受手術切除,是肺癌最好的治療方法。然而,即使是早期肺癌,術後仍有2-3成的病患會因復發而導致死亡。因此,找出預測復發及存活率的方法,一直是臨床醫師努力的目標。榮陽肺癌研究團隊發現,新的肺腺癌病理分類法可以預測患者術後的復發及死亡,該...

閱讀詳情 »

出處/康健雜誌156期作者/李佳欣圖片/康健雜誌愈來愈多研究發現,腹部脂肪能反映從外觀上無法看見的「內臟脂肪」。而內臟脂肪被認為是危險脂肪,會影響身體的代謝,造成高血壓、糖尿病等代謝性相關疾病。近年國際間也已將腹部脂肪肥胖(腰圍)、血壓高、飯前血糖高、三酸甘油酯高以及高密度膽固醇過低,並列為代謝症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