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注意!追劇滑手機突見陰影「緊緊跟隨」 女子竟已玻璃體剝離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追劇族當心!眼前有任何異狀都是警訊。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近來就收治一名年輕女性,長時間使用手機追劇、滑手機,日前突然發現左眼眼前內側有一塊陰影「緊緊跟隨」,看東西還有浮浮的感覺,就醫詳細檢查後,確診為玻璃體剝離,左眼急性玻璃體玻璃合併部分纖維化後膜粘連在黃斑部外側。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眼科主治醫師黃哲宏表示,該名女子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病史,又長時間用眼,使得玻璃體加劇病變,看東西時感到眼前有陰影擋住,所幸黃斑部並未被拉扯,才未使症狀惡化。

原來玻璃體會跟隨年齡退化,漸漸導致剝離;玻璃體在人體眼球內部,有如洋菜凍般的膠狀物質佔了5分之4的體積。

黃哲宏指出,隨著年齡與用眼情況逐漸退化,膠狀物會開始液化,同時原來的纖維物質變性,產生混濁物質,漂浮在玻璃體膜內,當眼睛注視白色背景物時,這些混濁物會飄忽不定,稱為「飛蚊症」;若持續液化,當緊貼在網膜的玻璃體後膜受到的支撐變弱時,就會逐漸脫離網膜縮到網膜中央,導致玻璃體剝離。

後玻璃體剝離只是玻璃體退化的一個階段。黃哲宏說,大部分不會影響視力,但也無法復原,有些患者會注意到,視野外側會出現單一像蚊子飛舞的橢圓形黑影,這主要因原本圍繞視神經盤的纖維化玻璃體後膜剝離所致,因此,有相關症狀別輕忽,應儘快就醫。

值得注意的是,醫師提醒,如果玻璃體後膜與周邊網膜有粘連,後玻璃體膜會牽動網膜,產生機械性拉扯刺激,而產生閃電一般的光芒,就形成光視症,連閉眼也看得到亮光。但若玻璃體後膜與網膜牽引太強,恐導致視網膜裂孔或玻璃體出血,甚至合併網膜剝離,就會合併視力與視野的變化。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跌倒半年竟矮了10公分! 恐怖後遺症差點害他再無法抬頭挺胸

打AZ疫苗南韓傳死亡首例 張上淳:這兩類人建議暫緩接種!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日指出,台灣COVID-19確診病例致死率從5月中約1%多,最近已經攀升到2%左右。本土疫情日益嚴峻,全國防疫三級警戒至6月14日,期限是否再延長?指揮中心將於下午2時召開記者會,由陳時中說明疫情及防疫作為等事宜。更多最新消息,請持續鎖定《民視快新聞》。(民視新聞網...

閱讀詳情 »

【記者 陳顗喆/台北 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6)日澄清,有關昨(5)日公布之「自6月7日起,請合約醫療院所免費提供民眾接種公費COVID-19疫苗服務」新聞稿之內容,是指因應國內疫情嚴峻,指揮中心自6月7日起將依序提供符合「COVID-19疫苗接種計畫」之公費對象免費接種疫苗,相關施打順...

閱讀詳情 »

  雲林縣農業處長吳芳銘與小農林佳新 【記者魏思霖/雲林報導】   林佳新在群組發起送健康蔬菜箱給在防疫第一線的醫護人員,讓我看到「台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   預計3千多箱的蔬菜箱,都由雲林小農無償供應,他們在疫情期間還需要紓困,但還是希望自己能為台灣戰疫做些什麼,自...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 / 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6)日公布國內新增335例本土COVID-19確定病例,另有校正回歸本土個案8例,總計343例。確診個案中新增36例死亡。指揮中心另表示,明起不再公布回歸個案。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335例本土病例,為189例男性、146例女性,年齡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