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流感肆虐 嬰幼童死亡風險高出成人7倍!

流感肆虐 嬰幼童死亡風險高出成人7倍!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
根據屏東優生醫院小兒科主任林偉仁醫師臨床觀察,小於6個月大的嬰幼童,在所有感染流感的高風險族群中,有較高的住院率及死亡率,疫管署資料顯示,6個月以下的嬰幼童對接種流感疫苗的免疫反應不佳,不能接種流感疫苗。屏東優生醫院小兒科主任林偉仁醫師表示,流感病毒傳播力強、病程進展快,易導致嚴重併發症,為保護嬰幼童免於感染,建議父母應建立自身防護機制,主動接種流感疫苗預防流感及其併發症,保護自身與孩子的健康。
林偉仁醫師表示,感染流感的高風險族群主要為嬰幼童、65歲以上長者、孕婦及慢性疾病患者,而根據統計在孩童,2歲以下嬰幼童住院率最高,3至6歲嬰幼童的死亡率最高,6歲以下嬰幼童感染流感出現併發症,是19至49歲成年人的4倍;死亡率則為7倍,父母親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曾有一名13歲男童,在校園中被同學傳染流感,出現流鼻水、肌肉酸痛、咳嗽等症狀,起初以為是一般感冒而不以為意,後來高燒至39度,精神非常差,父母趕緊帶往醫院就醫,經醫師檢查確診為感染B型流感,且併發支氣管炎;住院治療的隔天,手、腳竟又出現水泡,且喉嚨破洞,檢查發現為流感合併腸病毒感染手足口症。高燒,咳,全身酸痛已很不舒服,還要忍受吃不下,手腳水泡,癢,後續還出現化膿現象,住院四天後才康復出院。
流感病毒的傳染途徑主要為飛沫傳染,只要接觸到流感患者咳嗽、打噴嚏的飛沫,或是沾有流感患者唾液的物品,都有極高的機率被傳染,流感常見症狀為連續高燒2至3日、流鼻水、喉嚨痛、頭痛、全身性肌肉痠痛及倦怠等症狀,且容易引發細菌性肺炎、中耳炎、腦膜炎、心包膜炎等嚴重併發症,甚至導致死亡。
林偉仁醫師表示,為了避免遭受流感的侵襲,接種流感疫苗是目前預防流感最直接且有效的方式,為了保護家中嬰幼童的健康,建議父母應於流感高峰期來臨前,主動接種流感疫苗,建立自身防護機制。由於流感病毒突變率高,每年流行的病毒株可能不同,應每年定期接種,才能獲得足夠防護力;平時也應勤洗手、減少出入人多公共場所,降低流感病毒接觸率,遠離流感病毒的威脅。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484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撰文/春霓、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從前,長輩們總是耳提面命,告誡媳婦:「菠菜和豆腐絕對不能一起煮,不然吃了會腎結石!」時至今日,農民曆後附上的「食物相剋表」,仍是這樣記載著,是真是假,就讓專業的中醫師來為大家解答。   草酸鈣 不會結石 義大醫院中醫師針灸科主任倪健航說明,農...

閱讀詳情 »

當出現貧血時,可多吃有助造血的食物,或直接補充對貧血有幫助的營養品。有鑒於紅血球的壽命為120天,所以當一個人出現貧血症狀時,可能已經缺血很久了,在大部份的紅血球和血紅素都不健康的情況下,才會出現貧血的症狀。故在透過營養補充來改善貧血時,約需要兩、三個月的時間,等到大部分新生的紅血球與血紅素都健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全球知名腎臟營養學之父喬‧庫伯(Joel D. Kopple)近日受邀來台,參加「心腎糖(CKD)醫學營養論壇」;他強調,對於心腎糖族群來說,蛋白質控制非常重要,特別是蛋白質的品質、攝取量,更與患者健康、病情控制息息相關,建議盡量選擇優質蛋白質,以利身體吸收、利用。上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你曾經有過頭痛的經驗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最常見疾病第3名就是頭痛,而且頭痛也是造成失能的第7大疾病。至於頭痛的類型不少,造成頭痛的原因更是多,尤其是偏頭痛的成因中,竟然有好多食物都會誘發偏頭痛,最好是能忌口!頭痛最大宗為偏頭痛 疼痛程度是中重度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