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流鼻水竟是腦漿滲漏? 耳鼻喉手術導航修復

流鼻水竟是腦漿滲漏? 耳鼻喉手術導航修復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曾有一名50歲中年男子,低頭時常有清澈鼻水滴下,起初以為是一般感冒,但久病不癒卻遲遲找不出原因,讓患者難受不已,最後,經電腦斷層檢查發現,患者應是先前車禍引起的顱底骨輕微錯位,鼻內流出來其實是腦脊髓液,應能透過手術改善症狀。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耳鼻喉科陳姵妤醫師表示,傳統顱底手術主要以內視鏡,透過術前的2D平面斷層掃瞄影像,以及術中的實際解剖構造,判斷病灶位置,對於較危險區域,因擔心術後後遺症,因此多半採取保守方式,但若病灶未清除乾淨,疾病可能復發。;隨著「手術導航系統」的出現,嚴重鼻竇炎或復發手術、顱底骨折及其他顱底病灶、鼻部及顱底腫瘤,都能與內視鏡手術搭配。如前述患者即是安排內視鏡手術配合導航系統協助立體定位,過程中透過3D影像迅速、精準找到顱底骨錯位處,並加以修復。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耳鼻喉科黃彥傑醫師進一步說明,鼻腔內構造可能因鼻手術或先天構造異常而不同,過去透過內視鏡2D平面影像,較無法精準的切除病灶,現在加上導航系統幫助,能清楚立體定位,將病灶周圍不易察覺的部分處理乾淨,除了增加成功率,也減少術後再次復發,造成多次手術的機會。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耳鼻喉科齊凡翔醫師補充,在過去,顱底腫瘤因位置臨近重要腦神經及大血管,避免傷及重要構造常是神經外科與耳鼻喉科的一大難題。目前臨床上輔以導航系統定位的手術,能有效降低傷及顱底重要構造所帶來的併發症,如視力損傷、顏面神經麻痺、吞嚥困難、術中大失血及腦脊髓液滲漏等。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耳鼻喉科林珮璇醫師也強調,在手術中3D立體導航系統能即時定位器械位置,可以增加手術精準度,讓醫療團隊信心提升,患者也更加放心。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耳鼻喉科治療團隊,引進雲嘉南第一台耳鼻喉科專用手術導航系統,期望為南部地區民眾提供更完善的治療選擇,醫師們也呼籲,慢性鼻竇炎的手術治療並非一勞永逸,患者術後需依情況配合醫師指示服用藥物、清洗鼻腔,才能達到治療的最佳療效。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490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中山醫學大學精神科教授賴德仁教授和亞洲大學心理系講座教授兼副校長柯慧貞教授共同主持的“社會安全網跨域專家論壇”,主要是因應「化危機為轉機:如何不讓鐵警李承翰枉死?」事件,透過MSTeams,由各專家們及精神康復代表作跨領域視訊討論,共同提供寶貴意見及未來努力的方向。因思...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2018年10月衛福部將《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送進行政院,相關生技產業都引頸期盼,希望能儘速在立法院3讀通過,台灣能開啟再生醫療時代,但該法在立法院無法獲得共識,上個會期結束未能3讀,衛福部食藥署已重新將修正法案再次送到行政院,希望能儘速提至立法院交付3讀。 食藥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疫情期間,不能到遊樂園、不能參加大型活動,你和家裡的孩子,是否看電視、看電腦、玩手機的時間也變長了呢?無形中使得眼睛負擔越來越大。然而,依據國健署2017年統計,臺灣的小一學童已有20%患有近視,到了小六近視比例竟高達7成,這麼小就得到近視,長大之後成為高度近視的機率就...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新竹報導】1位年僅22歲的男性日前因為慢性咳嗽到住家附近的地區醫院就診,經過影像檢查後,轉診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胸腔科就醫,經過醫師詳細問診之下,發現這位年輕男性的吸菸史已長達10年,菸量幾乎每天1包,持續乾咳了1個月但沒有痰、發燒或呼吸困難,但是有拉肚子,1個月內體重就減輕了2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