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熱水澡洗太久恐致癌! 建議勿超過15分鐘

熱水澡洗太久恐致癌! 建議勿超過15分鐘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生命離不開水,自來水更是生活必需品,轉開水龍頭就有自來水可用,但你可知道自來水中的餘氯,可是會傷害健康!醫師指出,自來水含氯會傷害腎臟及肌膚,尤其洗澡加熱會產生致癌物「三鹵甲烷」,吸入量飆高百倍之多,建議洗澡不要超過15分鐘。

自來水含氯傷身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醫學影像中心主治醫師梁庭繼表示,自來水含氯有消毒的作用,但人體攝取過量會破壞蛋白質,造成腎功能退化、肌膚老化及髮質受損。根據美國研究發現,氯不僅可經由飲食攝取,也可透過皮膚、呼吸道吸收。

洗熱水澡勿超時

「長時間洗熱水澡恐致癌!」梁庭繼醫師強調,自來水含氯經過加熱會產生致癌物「三鹵甲烷」,比喝進、吃進或經由皮膚吸收量,高出6至100倍,建議洗澡時間在15分鐘內;若超過半小時,人體吸入量就會過量。

鉛毒恐致不孕

梁庭繼醫師指出,除了自來水含氯的問題外,自來水管含鉛也會傷身,研究發現,人體長期累積可能導致頭痛、頭暈、噁心、心悸、反應遲鈍,鉛毒會導致男性不孕,以及腎功能損傷、痛風等危害。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758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今(25)日新增2例本土案例、6例境外移入、1例死亡個案。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上午在立法院衛環委員會表示,11月2日還不會降級,至於春節期間是否改採居家檢疫,尚在研議中,將於兩週後公布細節。 台灣持續鎖國,邊境管制何時才能鬆綁?陳時中提出兩大條件,「第1劑覆蓋率達到7...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58歲的劉女士,今年4月時參加衛生局的子宮頸抹片篩檢活動,結果發現抹片異常,劉女士認為沒有出現不適的情形,並不以為意,加上受到疫情的影響,所以沒有即時回診追蹤。衛生所的護理人員發揮鍥而不捨的精神,經過耐心地說明與關心,最後劉女士到醫院接受進一步的檢查,結果確診為子宮頸癌...

閱讀詳情 »

2021.10.25更新【NOW健康 陳敬哲、陳如頤/整理報導】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因新冠肺炎(COVID-19)死亡者,截至2021年10月25日為止,已經有847人不幸病逝。隨著全球疫情日益嚴峻,指揮中心每日下午2點固定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疫情報告及相關防疫政策。 自從20...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第 12 期疫苗開打,臺北市「疫苗量能不足」惹議,民眾搶不到疫苗預約,怨聲 載道、人心惶惶,而醫院正因為疫情趨緩而逐步「醫療升載」、人力正缺乏,與此同時,疫情導致的採檢站防疫班仍需人力維持運作、公費流感疫苗也正開打,醫院尚未站穩腳步回歸常態運作,此時加上花博 covid...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