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牙齦腫脹、牙床長水泡以為牙周病? 抽血檢查竟得血癌

牙齦腫脹 牙床長水泡以為牙周病? 抽血檢查竟得血癌

【NOW健康 王澍清/台中報導】32歲周小姐去年剛換工作時,出現牙齦腫脹、牙床莫名長出水泡、出血等症狀,自覺壓力沈重、火氣較大,多次至牙科就診,醫師以為是牙周病,但治療後仍未見改善,建議她至醫院抽血檢查,不料竟確診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4月21日為世界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日,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公布1項長達15年的大型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回溯研究結果,報告顯示,台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發生率逐年上升,且有年輕化趨勢。


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理事長周文堅醫師表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俗稱血癌,由於主要症狀不典型,容易與老化、感冒混淆;且病情惡化快,多數患者確診時已有生命危險,被視為最難治療的癌症之一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早期症狀為臉色蒼白、疲倦、發燒、瘀青出血、骨頭疼痛,但表現與一般感冒、流感相似,提醒民眾如有上述症狀,且持續1至2周以上,應盡速至各大醫院內科或血液腫瘤科接受檢查。


在2001至2015年之間,新發個案數從每年364人提升至755人,患者年齡中位數落在56.2歲,以50歲到59歲這個族群增加幅度最為顯著。如果無法承受化療,平均存活期僅剩4個月,至於年輕、較早確診的患者,身體狀況可承受標準化療,整體存活期可達10.2個月。


以周小姐為例,早上做完血液檢查,下午就接到院方緊急電話,要她隔日回院,進入診間時,醫師告知她罹患血癌,如未積極治療,可能活不到3個月。由於她對化療反應非常強烈,劇烈嘔吐到連膽汁都吐了出來,沒有食慾,近1個月無法進食,只能靠鼻胃管。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副主任葉士芃指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患者確診時常伴隨高燒、出血、敗血症、肺炎等嚴重併發症,但此時又需要使用強效、高劑量且密集的化療,年長或嚴重併發症的患者根本無法承受。


所幸2017年起多款標靶藥物陸續問世,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已進入標靶新世代,只要清楚基因型別,給予相對應的標靶藥物。如無法接受高劑量化療,則可在去甲基化藥物或低劑量化療療程中,加入可促進癌細胞凋亡的BCL-2抑制劑標靶藥物。為此,學會日前發布「台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治療指引」,依照患者年齡、是否有共病、過去病史、突變基因等,打造個人化治療,大幅提升患者存活期、避免復發。


周文堅強調,標靶藥物問世後,年輕患者的5年存活率由原先4到5成,提高至6到7成;至於年長患者整體存活期也從不到半年,延長為10至12個月,呈倍數成長。由於新藥昂貴,期盼政府加速新藥核准及健保給付,幫助更多患者獲得更適切治療。


更多NOW健康報導
▸舌尖潰瘍2周未癒合是警訊! 一旦侵犯舌內深處恐舌癌
▸包皮過長不一定要割除 醫揭包皮反覆發炎才是關鍵所在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癌症患者不能缺少營養支柱 癌友營養補充補對了嗎?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緊緻的下巴線條是青春與美麗的標誌,然而有些人卻是天生的不完美,年紀未老就已經飽受雙下巴的困擾。雙下巴不見得完全跟鬆弛老化或體重有關,還有天生的骨骼輪廓以及脂肪分布等因素。雙下巴脂肪著實討厭,因為無法隱藏,不像身體脂肪還可以靠衣服遮蓋修飾。但是想改善雙下巴脂肪,以往只能靠...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加利公司混用中國大陸一般口罩,提供給政府實名制,重創口罩國家隊形象,今(10)日經濟部主動調查另一間國家隊廠商「豪品公司」,發現該公司輸入約700萬片,摻入市售盒裝口罩標示「台灣製」,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最新確認非法口罩未到實名制通路。同時,衛福部食藥署預告台產醫用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