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猛烈搖晃嬰兒 只要幾秒就可能永久傷害

猛烈搖晃嬰兒 只要幾秒就可能永久傷害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很多時候,照顧者並不是有意傷害寶寶,但嬰兒哭鬧不休,以致於照顧者憤怒而失去控制,劇烈地搖晃寶寶來表示懲罰或讓他安靜。汐止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李淑婷表示,即使只是用力搖晃嬰兒數秒鐘,就有可能引起嬰兒搖晃症候群。

搖晃嬰幼兒是兒童虐待

嬰兒搖晃症候群是嚴重的兒童虐待,通常發生於小於2歲,但也可能會發生於5歲以下的兒童。李淑婷醫師指出,一般而言,如果只是溫和的搖動寶寶或帶著孩子跑步,並不會發生嬰兒搖晃症候群。但是當一個嬰幼兒被強力晃動,大腦來回衝擊頭骨,可能會導致腦的瘀傷、腫脹、壓力和腦出血,容易造成永久性的腦損傷或死亡。

有時外觀看不出任何跡象

症狀方面從輕微到嚴重都有可能,包括抽搐、警覺性下降、極度煩躁或其他行為異常、嗜睡、困倦、不笑、意識喪失、視力喪失、失去呼吸、皮膚蒼白、拒食、食慾不振、嘔吐等。甚至有可能從外觀上看不出任何受傷的跡象,例如瘀青、出血或腫脹,以致於在某些情況下很難診斷。

發生疑似症狀應盡速送醫

當發生疑似嬰兒搖晃症候群時,應盡速送醫治療。如果在救援到達前呼吸停止,應立即施行心肺復甦術。如果寶寶嘔吐,可把頭偏向一側,防止窒息和嘔吐物吸入到肺部。若懷疑頸椎受損,應妥善固定頸部。需特別注意的是,不要抓起或搖晃寶寶叫醒他、不要嘗試透過口腔給予寶寶任何東西。

遊戲或憤怒時勿搖晃嬰幼兒

千萬不要在遊戲或憤怒時搖晃嬰幼兒。當人憤怒時,即使本人認為是輕輕搖晃,實際上可能很劇烈。此外大人也要避免吵架時抱寶寶。如果懷疑家人或認識的人虐待兒童,不應該忽視,應及時尋求協助。萬一自己真的不小心搖晃了孩子,要立刻送醫,在就診時不要因為害怕或罪惡感不敢告知醫師,及早的診治往往有助於避免無法挽回的結果,更能減少後遺症的發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690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夏日來臨,氣候也開始日漸炎熱,不少女性習慣穿著牛仔褲以便工作,甚至因工作繁忙,一整天下來可能一口水也沒喝,甚至就連上廁所的次數也跟著縮短,在這種缺水、憋尿的情況下,恐使尿道炎找上門!泌尿道感染女性居多 解尿刺痛、灼熱感、發生都是症狀雙和醫院泌尿科高偉棠醫師表示,泌尿道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台灣醫藥發展又有重大突破!於日本神戶舉辦的「國際醫藥法規協和會」(ICH),正式宣布我國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成為藥政法規單位會員,寫下我國參與國際醫藥技術性合作組織之重要里程碑。台灣自2008年參與ICH至今已邁入第10年國際醫藥法規協和會(The Internat...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癌症連續33年盤據死亡原因的第一位,而肺癌更是目前國人癌症死亡的第一名。花蓮市田智宣市長因末期肺癌於105年凌晨病逝家中,得年56歲,田市長從104年12月發現肺癌末期到不幸過世,中間只有短短半年時間,到底該如何提早診斷肺癌?肺癌早期無感 有症狀多已末期臺北市立聯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現代人生活繁忙、工作壓力大,加上飲食習慣改變,使得身體容易缺乏維生素,不只久坐辦公室的上班族,就連銀髮族、小孩、素食者都習慣購買營養補充品,以補足身體所需營養。而市售維他命產品千百種,因功效不同而各有擁護者,但你知道其實補充維生素D3,是預防疾病找上門的重要關鍵嗎?缺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