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生命最難的事 如何教孩子認識死亡?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近期高以翔猝死,讓人心碎。那麼完美的人因某些因素離開了人世。在每個人都為這個意外惋惜之時,卻因為媒體不間斷的報導,讓很多的孩子從電視上接觸到「死亡」兩個字。

生命最難的事 如何教孩子認識死亡?

『爸爸,什麼是猝死啊???』
『爸爸媽媽,天堂離我們很遠嗎?我可以去天堂看看嗎?』
『阿嬤,我會死嗎??我不要死掉!』
台北復健科組長陳俊宇職能治療師表示,其實高以翔事件,除了突顯重視自我健康以外,父母還能從中教導孩子學習接受並與孩子談論『死亡』。對於孩子提到『死』這個字時,父母們在很多的時候不是避而不談,就是轉移注意力。但其實『生離死別』是自然界的運行,如何正確引導孩子瞭解『死亡』,因而珍惜生命是父母們必須學習的課題。

 

國外對於『死亡』的教育
大陳老師在大學時期曾修了一門課程叫做『死亡學』,這門課程的教授規定修課的學生們在期末都必須寫一封『遺書』,並且舉辦自己的告別式。大陳老師永遠記得當我邀媽媽參加我的告別式時媽媽的『反應』。

『呸呸呸,陳俊宇你現在是嫌自己活太久了嗎?搞一些有的沒有的做什麼!』
沒錯,中國人對於『死亡』就是會像大陳老師媽媽一樣有這種強烈的反應。但反觀國外,美國在幼兒園及中小學時開始實施『死亡教育』課程,讓孩子自幼接受死亡教育,使他們瞭解生命的存在與終結。英國從2013年開始就已經有550所幼兒園開始進行『瞭解死亡』的課程,英國的教育專家認為這樣的教育能讓孩子理解悲傷與別離,讓孩子能提早擁有對『離別』的準備。就連鄰近我們的日本其實也在90年代開始對於小學階段的孩子進行『生命的教育』,課程內容除了探討『死亡』以外,也與『人生』的課題結合一起,希望透過這樣的課程讓孩子要有樂觀的人生觀,珍惜現在所擁有的。

 

面對孩子,我們應該要怎麼教導他們?
嬰幼兒期(0-3歲)
對於嬰幼兒期的孩子,對於『死』這個字,並沒有太大的概念。孩子都是從父母的表情態度瞭解『死亡』可能會讓人難過、不開心,所以『死』是一個不具有完整概念的字。

*陳俊宇職能治療師小建議:
父母在教導這階段的孩子,切勿用逃避或是轉移話題的方式教導孩子。這樣只會讓孩子不瞭解『父母傷心的情緒』。爸媽可以用孩子瞭解的具體溝通方式教導孩子面對『死』這個字。例如:『狗狗的死,就像你的巴斯光年壞掉一樣,沒辦法修好,所以我們要好好與他道別。』切勿認為孩子不懂,父母就不解釋,這樣只會讓孩子不了解『花生什麼事』。請讓此時期的孩子對於死亡有個初步的概念。

 

學齡期(4-6歲)
這階段的孩子已經具備有基本的認知能力,父母切勿用過度幻想的方式去教導孩子面對『死亡』。例如:『阿公阿嬤去出國深造!很久才會回來。』這類型的話語會讓孩子覺得阿公阿嬤還存在這世界上,還有一天會回來。這樣看似不想傷害孩子的方式,其實反而會誤導孩子對於死亡有錯誤的認知。

*陳俊宇職能治療師小建議:
父母在教這階段的孩子,過度的比擬反而會混淆孩子的觀念。學齡期的孩子父母要教導孩子『明辨是非』與『危險』的概念,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的方法,避免自己『處於危險的死亡』。父母也能透過故事繪本像是 <我永遠愛你>、<跟爺爺說再見>、<世界上最棒的葬禮>、<小熊貝兒為什麼傷心>等繪本,讓孩子瞭解當生物沒有生命時,要如何面對『失去』的感覺。此階段最重要的目標就是教導孩子『保護』自己,避免處於危險。當面對失去的情緒,應該如何透過表達的方式描述給旁人聽。

 

小學期(7-12歲)
這階段的孩子已經具有思考與面對問題的能力,家長針對孩子提出『死亡』狀況題,請父母使用『賽先生(science)』的角度與孩子討論。讓孩子瞭解出生、長大、老化、死亡等階段是自然界的運行變化。當父母面臨孩子的『天馬行空』問題,真的答不出來時,請爸媽可以誠實得說『不知道』來回答孩子。切勿也天馬行空的回答不確定的事情。最重要的是父母的態度要開放與不避諱的與孩子討論,才能讓孩子正向的思考生命的存在價值,珍惜自己的生命及家人的相聚時光。

 

生命的意義在於珍惜每個當下
學者Kubler-Ross曾提出面臨死亡的五個階段:包括否認和隔絕,憤怒、討價還價、沮喪,最後是接受事實。對孩子來說生命中最難的事,是需要時間選擇接受「失去」。父母應教導孩子珍惜每一樣事物曾經帶給孩子的記憶。
高以翔帶給我們的記憶是一個那麼成功的人卻如此懂得謙遜,雖然我們有種種的不捨,但在此刻我們應選擇放下與道別,讓孩子從中了解『死亡』是讓我們更懂得珍惜每個時刻。有研究發現,百分之九十的父母都低估孩子對『死亡』的瞭解與擔心。孩子對於死亡的人格態度與教育,將影響孩子日後面對死亡五階段時的表現,爸媽不可不及早教育。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陳承璋/綜合報導)「你別過來!再過來我就死給你看」台灣戲劇八點檔,總愛以此句經典不爛的台詞,製造情節起伏,使民眾心裡跟著糾結一塊,但事實上,在現實生活中,自殺,一直是全球政府積極防治的問題,但自殺除了能透過各種心理諮商來輔導之外,在未來,很可能可透過驗血的機制,知道一個人是否會出現自殺...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不管男生女生都會有性欲降低的困擾,只是女性朋友們容易害羞、不敢開口,問題就會憋在心裡,而大部分的女性,在進入更年期後都有陰道乾澀的問題,因此在床上雲雨的過程中,常常會感到不適,甚至讓表皮受傷等,恐怕會讓原本歡愉的性生活,成了女性的噩夢,進而影響到夫妻感情。 補充動...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隨著生活型態、工作的改變,使得全球男性精子量正以非快的速度減少,冰島曾有一項研究指出,發現男性的精子量有遞減的趨勢,且世界衛生組織,對於男性精子量標準也從過去的每C.C.6000萬顆降至現在的2000萬,代表全球男子的精子量正逐漸減少中,當然,台灣男性也難逃此劫。...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一位48歲無抽菸史的婦女,之前胸部X光檢查正常,此次接受高級自費健檢時,經由64切電腦斷層發現右上肺部有1.7公分結節,後經確認為肺腺癌第一期,由於無其它部位轉移情形,也為肺癌能夠做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具體案例。 有症狀多已晚期 北市聯醫忠孝院區職業醫學科主治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