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生活飲食規律也罹癌! 想預防「大腸直腸癌」這樣做

生活飲食規律也罹癌! 想預防「大腸直腸癌」這樣做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一名年約6旬的林女士是B型肝炎帶原者,無特殊疾病病史。近一個月,因斷斷續續有血便情況,而至安南醫院消化科蔡坤峰醫師門診,接受大腸鏡檢查,發現竟罹患早期直腸癌。病人說明自已平常生活規律,對飲食也相當節制,無法接受檢查結果,經醫療團隊詳盡說明後,患者終於同意接受手術治療,順利移除癌細胞,之後只要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追蹤即可。
直腸癌復發率較高 術後前兩年需小心
蔡坤峰醫師表示,大腸直腸癌是目前台灣發生率最高的癌症,由於解剖位置與構造複雜,再加上周邊豐富的血流與淋巴循環,因此,復發率較高,而且預後較差,除了零期癌症之外,其他期別都會有復發風險,特別是在術後前兩年,要非常小心。
直腸靠近肛門 骨盆腔空間小手術不易
蔡坤峰說,直腸癌第0~1期治療主要以手術為主,惟骨盆腔空間較小故不易手術,有時必須連肛門一起切除,所以,往往造成患者術後生活品質大受影響,也有很大的心理壓力。第2期開始,會先進行前導放射線合併化學治療,先縮小腫瘤範圍後再進行手術,術後依情況評估化療,醫師會盡可能保留肛門。
血便、貧血及腹脹症狀 當心為直腸癌
蔡醫師指出,直腸癌依發生位置,可分近端結腸癌(靠近盲腸)、遠端結腸癌(靠近直腸)、直腸癌三種。直腸癌因接近肛門,常見症狀是血便、有便意但卻解不出來、排便習慣改變及糞便變細等。而近端結腸癌表現的症狀,則是以腹脹、貧血腹痛及體重減輕為主,遠端結腸癌因位置靠近直腸,最主要表現症狀為大便習慣改變、腹脹、腹痛及血便。 
定期大腸鏡篩檢 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為了讓國民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政府全國性篩檢計畫推廣,現今醫學日新月異對於直腸癌處理已經相當成熟,近年來,新發展的內視鏡黏膜下切除手術,在切除結直腸之癌前病變與零期癌,都一一證明相當安全。因此,蔡坤峰醫師呼籲民眾,對直腸癌症狀必須有所警覺,因此,須定期接受大腸鏡篩檢,以期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當然術後定期追蹤也相當重要。

【延伸閱讀】

中國附醫呼吸疾病衛教篩檢週 吹一口氣看你肺功能!

七旬婦長期尿失禁不就醫 致泌尿道反覆感染

SNQ品質標章主題館 健康派對一次滿足保健需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33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彙整編輯/林玫妮、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早上一顆維他命,晚上一粒B群;俗話說:「有呷有保庇」,真的只要定時服用維他命,就能讓身體常保健康?維他命到底要飯前,還是飯後吃,效果才會好?   B6、B12、葉酸與鈣質的補充 比起一般成年人,60歲以上對維他命的需求往往高出許多,針...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上了年紀,許多老年人都有膝蓋疼痛的問題,愈來愈不喜歡走動,也愈來愈不敢運動。醫師表示,膝蓋疼痛有可能是退化性關節炎的徵兆,建議及早就醫檢查,透過強化下肢肌力有助改善病情,例如走路、游泳。 8成老人有退化性關節炎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陳健煜指出,臨床觀察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一名80多歲的爺爺,長期咳嗽未改善,就醫檢查竟罹患肺癌第4期。醫師考量患者年紀較大,接受傳統化療恐怕身體無法承受,建議使用口服化療藥物,經過4次療程,腫瘤從原本的6公分,已消失不見,治療過程也無任何身體不適。 收治個案的台北慈濟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黃俊耀主任指出,該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不少民眾雖然飽受下背痛之苦,在疼痛部位可能放射、延伸至髖部、腹股溝或大腿等部位,疼痛甚至可能延伸到膝蓋,這種現象往往讓患者、醫師很頭痛,因為找不到原始疼痛點,醫師搞不清楚到底疼痛來自髖部、脊椎,還是兩者都有,治療就會很棘手。 在2月號〈美國骨科醫學會期刊〉(The J...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