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產後不能洗頭、吹風?破解坐月子5大迷思

產後不能洗頭 吹風?破解坐月子5大迷思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亞洲國家陷入一片坐月子迷思中,普遍將產後坐月子視為一項鐵則,堅定不移,然而,近日因為凱特王妃生產後10個小時便下床趴趴走,為華人媽媽們帶來不小的衝擊,也讓大家紛紛開始探討坐月子的本意及目的。 

對於自古流傳下來的坐月子習俗,大部分民眾是深信不疑,然而其道理何在,也鮮少有人過問,或是無法判斷其來源根據,是否合乎醫學進步的現代使用,為此,《優活》特別整理了幾項比較常見的傳統坐月子習俗,並請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婦產科鄭博仁醫師為大家指點迷津,破解大眾對於坐月子的迷思。

1)產後進補/在以前的年代,營養不如現代均衡,因此產後需要特別進補,是為了幫助孕婦的身體能恢復到孕前的狀態,因此利用燉雞湯、生化湯等方式為孕婦補身體,然而在現代來說,不應把營養都放在月子期,理想是從懷孕前就開始攝取均衡營養。

2)不能洗澡、洗頭/古代的女性多在家中生產,對於衛生的觀念並不完整,較容易出現感染的狀況,例如產褥熱等,因此才會衍生出產後不能洗澡或洗頭髮的習俗,然而這其實是錯誤的觀念。

3)不能吹風/長輩們認知中的不能吹到風,和產後不能洗澡洗頭一樣,是為了減少感染機率,然而醫師表示,在室內可以開空調讓空氣流動,但出風口不要對著產婦及寶寶即可。

4)多臥床/醫師表示,在能力可及的範圍下,產後應立刻下床活動,甚至有培養運動習慣的媽媽們,也鼓勵產後盡速恢復到產前的頻率。

5)不可以有性行為/這是因為一般媽媽產後會陰部有撕裂傷,醫師建議當傷口癒合,且惡露完全排乾淨後,大約產後2~3週即可以恢復性生活。

鄭博仁醫師也再三強調,一心想著產後坐月子再來調理身體,其實是亡羊補牢,所有的準備,應從產前開始,有懷孕計畫的婦女,甚至所有育齡期的女性,都應該注意營養的調配,產後也能更迅速恢復孕前的生活。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根據研究指出,三高、吸菸、心血管疾病,都是罹患失智症的主因,然而,因國人久坐不動、吃太好、夜市林立、百萬人吸菸、肥胖等等,幾乎都與每個人扯上關係,也導致能夠「避免」這些罹患失智症危險因子的人,少之又少寥寥可數。 綜觀目前所有關於國人健康的數據指出,「超過三成民眾過胖...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秋冬一到,民眾最熟悉的氣象用詞,「霾害」絕對少不掉。只要中國大陸霾害一來,氣象局將疾呼有呼吸道疾病、過敏、各種慢性病的民眾,千萬別輕易出門,若出門也需戴口罩才能避免病情加重,但根據國外的最新研究指出,「只要家中有吸菸者,屋簷下的每一個人,就如同天天生活在...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一名61歲的陳先生,出現無痛血尿超過2個月但他不甚在意,直到血塊造成尿滯留須住院治療,經檢查發現為左側腎臟巨大腫瘤13公分,為第三期腎細胞癌。醫師提醒,若出現無預警腰痛、血尿,小心是腎臟腫瘤引起,建議逾50歲的民眾可定期做腹部超音波檢查。 腰痛血尿、體重減&nbs...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器官捐贈在台灣已推廣多年,但實際簽署器官捐贈同意卡的民眾僅有2%,因此,中華民國器官捐贈協會為了解民眾對於器官捐贈的認知,特地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只有4成民眾願意在辭世後,將器官捐贈出來,但其中只有半數網友有簽署器官捐贈同意卡;6成不願將器官捐贈出的民眾中,死無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